农发基金总裁:气候智能型技术是小农户发展生产的新出路
2月16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卡纳约·恩万泽在《赫芬顿邮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发展中国家的5亿小农户正面临着困扰人类的两大挑战:如何扭转气候变化,以及怎样养活快速增长的世界人口?实践表明,采用气候智能型技术在帮助小农户脱贫方面拥有巨大潜力,生产更多粮食的挑战,只有在可持续的基础上才能得以真正的解决。
在气候变化面前,小农户是最脆弱的群体之一,但另一方面,农业每年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4%。如果将改变土地用途及林业所产生的排放考虑在内,这一比例则跃升为30%。
农发基金的经验表明,小农户在采用可持续、环境友好型的方法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增产目标。他强调,人们必须支持发展中国家完善政策和激励措施,以达到使小农户采用环境智能型技术的目的,并为他们实现风险管理、落实市场渠道、获取技术营造有利环境。
此外,人们还必须对农业在面对当前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挑战所发挥的作用进行重新思考。曾在十几年前取得巨大成功,以发明高产、抗病虫害的粮食作物为标志的“绿色革命”,必须让位给着眼于环境可持续的新方式,通过采用一系列天然,而不是与生态系统相对抗的手段,在保持并加强土壤和地下水的同时,达到为农作物施肥和抵御虫害的目的。
恩万泽表示,发展气候能型农业已在很多地方取得成果。例如,他曾亲眼目睹,中国甘肃农民用采集雨水灌溉农田等方法,实现抗击干旱,改良土壤的目的;在布基纳法索,小农户用围坝蓄水的简单方式,来提高产量、恢复退化的土壤。恩万泽指出,这些看似简单的实践,显示出小农户采用气候智能型农业的巨大潜力。
恩万泽强调,农业、粮食安全以及气候挑战之间的关系紧密相连,只有采取以可持续为基础的粮食安全和减贫策略,生产更多粮食的挑战,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联合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