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 它们在看
美意外发现卫星可观测环境
卫星可用于环境观测是美国意外发现的。1954年,美国利用二战末得到的德国V2火箭携带相机从高空拍摄地球照片,发现自上而下观测云图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1960年,美国发射了泰罗斯-1号卫星,利用电视摄像技术首次获得了显示大尺度天气系统特征的完整卫星云图,这极大激发了人们从空间观测地球的热情,一个卫星应用的新时代开始了。
1975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同步静止轨道环境卫星GOES-1开始运行。此后,GOES系统提供的数据,就成了美国天气预报的基本信息来源。
现在,该系统共有4颗卫星在地球同步轨道上运行——这意味着它们与地球的位置相对保持不变。它们分别在2001至2010年间发射升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利用GOES卫星系统不断更新的数据,对天气、风暴和环境进行监测,而科研人员则利用这些数据来了解陆地、大气、海洋和气候之间的相互作用。2015年和2017年,美国还将发射该系统的另外两颗卫星。
美国国家航天局也有数颗环境监测卫星,Terra是其中之一。这颗卫星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于1999年发射的,可提供全球一氧化碳及其他污染物的动态数据,并能监测大气、陆地、冰川和海洋的运动状况。
对GOES卫星系统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去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官网的“GOES卫星系统”专题页面(www.goes.noaa.gov/index.html)查阅这些卫星发回的红外和可视图片等数据。
2009年,间谍卫星拍摄的分辨率高达1米的海冰图像公布出来后,科学家们很兴奋,他们希望藉此建立更好的海冰研究模式。
来源:美国《连线》杂志网站
间谍卫星也插手环境监测
有的读者朋友会说,欧洲恩维萨特卫星发回的图片,其分辨率才30米。要知道,美国最先进的间谍卫星可拍出分辨率为0.05米的影像。相比之下,恩维萨特卫星真是弱爆了。的确,环境监测卫星的分辨率与军用间谍卫星没法比,这也是近年来强大的间谍卫星插手环境监测的原因。
2009年7月,就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建议情报界“应该准予发表和传播所有北极海冰影像”的几个小时之后,美国地质服务机构就出版了一套高分辨率的北极冰层图像。以前,环境卫星拍摄的海冰图像的分辨率为15米,间谍卫星提供的图片分辨率达到1米。
虽然美国间谍卫星在过去多年中拍了许多清晰的图像,但只有一小群经过忠诚调查的科学家才能见到某些图像,而且还不能公开使用。
2010年初,《纽约时报》以《中情局利用间谍卫星帮科学家监控环境》为题,披露美国中情局正与顶级的科学家展开一个合作项目,利用卫星和传感器等政府情报资源观测云层、冰川、沙漠、雨林等,以评估复杂的环境变化。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情报机构显然意识到,全球环境问题中的一些问题也是安全问题,所以也开始改变以前总是捂着盖着的心态和做法了。
2010年,美国国家航天局的Terra卫星,拍摄到了墨西哥湾“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原油泄漏后的海面浮油(图中心偏右的灰色小银河状区域)。 来源:美国《连线》杂志网站
日本卫星观测温室气体独步全球
日本的环境监测卫星技术也不容小视。2006年1月,日本“大地”号卫星升空,其主要使命是测绘地表并提供相关图像,为地图绘制、灾害监控和资源探测等工作服务。它搭载有3台高性能的遥感仪,重约4吨,堪称世界最大级别的陆地观测卫星。
2011年4月22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大地”号陆地观测技术卫星在超期“服役”3年多后,由于失去电力供应,无法再继续进行观测。2009年2月,美国的“轨道碳观测(OCO)”卫星发射失败。同年1月23日,日本成功发射温室气体观测卫星(GOSAT),这是目前全球唯一的温室气体观测卫星。科学家通过分析GOSAT卫星的观测数据,可以确定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全球分布情况。这些气体的情况随季节、年份和地点发生变化。这些成果让人们对全球变暖的起因有更深入理解。
恩维萨特升空后屡建功勋,图为2008年6月初发回的北极海冰图片。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中国成功发射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 阿丽亚娜公司将发射环境监测卫星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