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保科技 >> 国内动态 >> 正文

秸秆沼气全新发酵技术

Eedu.org.cn 作者:蔡薇萍    资讯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7-17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环保所以“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依托,优化集成了“秸秆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技术。他们已在天津静海县四党口村建立了一座1200立方米大型发酵罐的集中供气示范工程,产气率比一般沼气发酵罐高20%;年产沼气54万立方米,能满足1000户农民作饭所用;一年可以消化2000吨青贮秸秆。该技术前不久通过了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项技术解决了秸秆沼气发酵的难题,拓宽了沼气发酵原料的来源,开辟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创新点突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我国每年有2亿吨左右秸秆未被及时处理,造成大气污染和资源浪费。秸秆含有大量有机物,可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但由于秸秆的木质纤维素含量高、流动性差,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工程存在进出料困难、产气不稳定及发酵速度慢、效率低等问题。“秸秆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在预处理技术上———它是在秸秆发酵前的预处理过程中引入畜牧业的青贮技术,既解决了秸秆的保存及消化问题,又能促进其后期发酵;在进料方式上,该技术通过优化设计饲料行业敞开式的气动输送设备,实现了大粒径物料的密闭输送;“秸秆一体化两相厌氧发酵工艺技术”的“厌氧消化反应器”结构也是创新点———它在同一发酵罐中将产酸和产甲烷分开在不同区域,使产酸和产甲烷的菌种分别达到最佳的发酵效果,增强了不同菌种间的互补和协同作用,提高了产气效率;此后又将沼液回流至集料池与进料混合,实现了物料的多次接种,进一步提高了产气效率。另外,该工艺产生的液态消化物由系统内部循环利用,无沼液外排,沼渣含水率低,不需脱水即可做肥料使用,有效地解决了产气后大量沼渣沼液的运输难题。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