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一高校破解污水处理难题
污水如何转化利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南京理工大学的科研人员日前研发出一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技术,极大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使得高含藻微污染太湖水转化为饮用水成为可能。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的张跃军教授介绍,这项新技术的学名叫“以高纯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核心的技术和产品群”。由该技术研发而成的产品,可促进悬浮于水中的污染物载体微粒的集聚变大、形成絮团的进程,达到强化处理的目的。在污、淤泥处理过程中,可以将污、淤泥胶体中所含的水分快速脱除,大大降低污、淤泥含水率,缩减其体积,为其后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奠定基础。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微污染原水制饮用水处理、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污淤泥快速脱水处理等领域。
“常规用于饮用水生产的无机盐混凝剂在处理各类微污染及高含藻原水时,即使加大投量,处理后的多项供水水质指标仍难以达标,并存在用量大、成本高、有毒物残留量大等缺点。”张跃军表示,这项新技术可以缩短悬浮微粒沉淀时间,减少无机盐用量和氯用量,降低综合成本,显著提高出水水质。同时,新技术还可以大幅度减少饮用水生产过程中的污泥排放体积,节省能耗,保护环境。这项科技成果应用于太湖微污染原水强化处理制饮用水工程,可以大大提高处理功效。
凭借这项新技术,学校研发团队302助剂组于2003年成功申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高纯度DMDAAC及其均聚和共聚产品产业化技术开发》,并于日前顺利通过验收。目前,项目组在安徽芜湖、山东东营已建成多条中等规模试验样板生产线,项目产品及技术推广前景良好。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风电和环保设备明年将继续征收进口税 每天让万吨污水变清流 买国产环保设备仪器或将享受政策优惠 山东苍山污水处理要走四关 天津2亿元引进最新环保低碳设备 增加减排投入 完善治污设施 苍山县污水处理厂点“泥”成金 四种实用技术农村显身手 中国直面水生态危机 中国将在未来两至三年投入逾900亿用于污水处理 新增减排项目18个 昆明污水处理能力年底翻番 集成水路污水处理:蓝藻抑 硅藻生 氮磷减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