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花椒拯救一方水土花旗资携手格平绿色助学
人民网环保北京9月14日讯记者许秀华报道:花椒能做什么?在多数人想来,不过是普通的调料而已。然而许多人想不到的是,在石漠化严重的贵州贫困山区,一树树的花椒,却承载一个个孩子们的求学梦想和一个个家庭的脱贫希望,同时也成为当地水土保持和可持续发展的象征和希望。
正是通过这一树树花椒,“格平绿色助学行动”将在花旗银行的资助下和中国对外友好协会的帮助下,采取助学、生态恢复相结合的循环方式,资助六盘水市比德乡拉坝村、布拱村、黄草村120位贫困儿童上学和建立科普图书馆、为当地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同时资助当地整理120亩荒地、种植花椒。
在项目实施的4年(2006-2010年)中,120位贫困儿童将通过这种资助增强自立能力,完成九年义务教育。120亩花椒地后期产生的经济效益将再次投入资助儿童求学,扩大花椒种植面积或者通过种植其他作物不断地产生受益,使助学活动的规模和受益面能够像“滚雪球”越滚越大,进而实现“一朝受助,持续自强”的行动目标。
贵州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增长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国南部地区石漠化集中连片区的核心地带,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目前,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已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2%,石漠化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
比德乡隶属六盘水市,全县总面积94平方公里,居住着汉、苗、彝、布依等10个民族,少数民族占38.7%,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269.15万元,人均收入1481元。受资助的三个村是比德乡人均收入最低的三个村,总人口2360人,共计486户,2005年三个村人均收入仅为661元。
曲格平先生一贯倡导“只有发展经济才能创造出包括适宜的环境在内的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他一直在强调,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此次“格平绿色助学行动”贵州环保项目无疑是曲格平先生环境思想和助学思想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实践。
这次资助的三个村子均位于比德乡西部,海拔高度平均在1200米左右,冬季长而寒冷,年平均气温在18度左右,土地贫瘠,人民贫困面达到60%。
花椒喜温不耐寒,年平均气温8-16℃的地区都适合栽培,抗旱性较强,年降水500毫米以上且分布较为均匀的条件下,土壤厚度80厘米左右就可基本满足花椒的生长结果,沙壤土和中壤土更适宜,喜钙,在石灰岩山地生长特别好。正是这些因素使得花椒一直是当地农民的传统种植作物。
项目实施后,前两年每株可产1.5-2公斤花椒,在旺果期,每株产量可达3-4公斤,按每亩120株,当地花椒市场价格每公斤10-12元计算,该项目120亩花椒地年收入可达50余万元,三个村人均可增加收入235元,预计三年后所资助对象,每户收入可达4600元左右,每人增加收入1216人,接近三个村2005年人均收入的2倍,从而彻底改变所资助对象的经济状况,杜绝因经济原因而失学,使120位贫困儿童能够顺利完成9年制义务教育。
贵州是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增长面积最大的省份,是中国南部地区石漠化集中连片区的核心地带,素有“喀斯特”王国支撑。目前,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面积已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5.2%,石漠化导致的水土流失,严重威胁着西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
在石漠化地区种植花椒,不仅可以绿化荒山、涵养水土,还可以促进生态平衡,控制石漠化蔓延。有资料显示贵州省顶坛片区从1993年大规模种植花椒以来,水土流失率比过去下降了80%。
格平绿色助学行动还将在西南石漠化严重地区开展大范围的公众环境教育工作,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环境意识。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