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珍稀濒危植物一个家
宁波七旬老人创建珍稀植物园
1947年的一天,上海震旦大学法律专业的新生董松伟踏入震旦大学震旦博物馆,被绿色的植物腊叶标本深深吸引了。自那起,他与植物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董松伟大学毕业以后,回到家乡宁波鄞县当起了中学生物老师。之后他又当科技辅导员,并带领同学们成立了中草药小组。上世纪80年代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董松伟忧心如焚,他把中草药小组改为环保小组,自己也开始向环保工作者转变。
1989年董松伟退休了,他却把全身心都倾注到了环境教育和环保宣传中。在他的指导下,鄞县洞桥中学环保小组连获5届全国青少年生物与环境科学实践活动奖。1996年董松伟为了创建全球GLOBE计划学校,又来到了宁波鄞州职业高中开设环保课。
学校后面有座龙山,那幽静和谐的环境勾起了董松伟埋藏在心底多年的一个愿望——开创一个“珍稀濒危植物园”。8年来,董松伟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天南海北引来了许多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校内建如此规模的珍稀濒危植物园,在全省也不多见。这个植物园成了一本活教材,在董松伟的带动下,鄞县职高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了环保事业,学生们通过环保实践写出的科技小论文频频在国内获奖。
如今,董松伟还在四处奔波探查。2003年起,他开始对新开发的鄞州区五龙潭景区进行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发现了香果树和七子花两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报告显示世界三成药用植物濒临灭绝 植物学家基本摸清云南珍稀濒危植物家底 淳安发现珍稀中国瘰螈 国家一级濒危植物报春苣苔人工培育成功 呵护珍稀鸟类的家园 湖北黄梅发现濒危植物“秤锤树” 秘鲁发现极其珍稀的超级袖珍猫头鹰 中国将发布濒危植物拯救计划 世博园内将放养珍稀鱼类 乌礁湾围垦后珍稀鱼类绝迹 南京首现两种珍稀椋鸟 爱鸟者呼吁加强环境保护 水淹濒危植物 谁为移植埋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