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环保志愿者山东南麓捡垃圾 吁保护美丽家园
关心环保的热心市民曹云泉老人(右一)带领志愿者在军山自然生态区捡拾垃圾。 记者 尤炼
上月,江海晚报《在军山之麓打造“诺亚方舟”》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南通博物苑“军山自然生态区”调查重点课题组系统调查的成果,披露了自然生态区正面临的“危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昨天下午,关心环保的热心市民曹云泉老人带领大学生志愿者、民间环保人士等近百人,来到军山东南麓捡拾垃圾,希望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加入到保护军山自然生态环境的行列。
现状
记者走访,沿途随处可见各类垃圾
这片土地,对于南通博物苑副苑长曹玉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作为“军山自然生态区”调查重点课题组负责人,过去两年多来,他和工作小组成员多次来这里开展实地调查。
在基本摸清“军山自然生态区”自然、人文资源“家底”的同时,曹玉星等人也发现,因为保护还没有完全实施,村民游客砍伐树木、倾倒垃圾、损坏绿地等现象时有发生。
沿着山中小路行走,记者注意到,沿途随处可以看到塑料纸、食品包装袋、丢弃的塑料饭盒等各种生活垃圾。炼丹台也被人为破坏,一侧的“台”字已丢失不见。
崇川区狼山街道同心社区党总支书记黎立告诉记者,目前这里只有3户居民住,由于风景秀美、环境清幽,平时来露营、野炊的人特别多,还有不少婚纱影楼也把这里作为外景地,带着新人前来取景拍摄。“游客走后,留下一地的垃圾。 ”黎立介绍,“不仅是游客抛下的垃圾,我们还发现有卡车趁着夜深人静来这里倾倒建筑垃圾、生活垃圾。 ”
现场
大家动手,9只垃圾箱一会装满了
“这是我们南通难得的一片‘宝地’,不能再这样被糟蹋下去了! ”今年78岁的曹云泉是高级农艺师,从市农业局退休以后,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看到军山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曹云泉四处奔走呼吁。
这一次,老人发起的为“军山自然生态区”捡垃圾活动,得到了众多热心市民和志愿者的响应。当天,由南通农院、南通职大、南通高等师范学校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崇川区学田街道“知心奶奶”代表、同心社区干部等组成的近百人环保志愿者队伍,带着手套、环保袋等工具,来到军山捡垃圾。
现场,食品袋、塑料泡沫、烟蒂等垃圾一一被志愿者们清理干净,才一会儿,同心社区准备的9只垃圾箱就装满了。
除了现场捡垃圾,南通农院园林园艺系的学生还准备了20多块牌子,挂在道路两旁的大树上,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生态环境。
呼吁
齐抓共管,保护好“野生生物基因库”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由于这里是一个交叉地带,缺乏专人管理。
黎立告诉记者,平常社区保洁人员主要做好道路两旁的清扫工作,而山林深处则很难顾及。他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把这里建设成为我市的森林公园,打造成南通的“绿色心脏”。
“自然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曹玉星说,他们课题组在调查中也发现了破坏的情况,因此发出了“尽快建成军山生态保护区”的呼吁。当天,一同前往的市级、崇川区环保部门对该地区生态物种的多样性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他们表示,将联合相关部门建立管理机构,并落实长效化管理,把这个都市中不可多得的“野生生物基因库”保护好。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