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博会上利民环保产品让老百姓尝到环保甜头
环境保护并非“远在天边”,而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可以切切实实尝到甜头的。今年工博会上,一些关注民生、为民解忧的环保新技术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兴趣。
小区垃圾“无痕”收集
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使上海居民小区建设日臻完善,为更好地造福居民,小区在管理上对绿化、娱乐设施、健身器械的布局可谓颇费心思。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少小区对垃圾收集的管理往往过糙过疏。垃圾车通常安排在早晚时段工作,但进出小区时发出的“突突”聒噪声经常会影响到居民睡眠;此外,工人装倒垃圾时也会遗留一些残渣污汁,不仅影响小区环境,散发出的恶臭也让人难受。如何能把垃圾更及时地处理且不留污痕呢?工博会E5环保技术与设备展区中,上海普泽瑞华公司带来了垃圾气力输送分类系统。表面上看,地面上像平常安置了一个个垃圾箱,没有特别之处,但它的“秘密武器”却藏在地下。与垃圾桶连接的是地下垃圾管道,利用旋风技术,在固定时刻将管道里分散的垃圾,借助气压力统一推送到中央垃圾处理集装箱内,再由工作人员进行铲除。这种全地下的封闭回收过程,能彻底杜绝病菌传播、视觉污染以及气体污染。这套系统还曾被运用于世博会园区和亚运城的垃圾收集。
“纯天然”杯具解后顾之忧
拒绝过度化学添加,入口的食物、饮料保持纯天然无添加正成为潮流。近期“塑化剂”包装问题暴露后,老百姓的担忧也延伸到了容器材料。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饮料瓶都是塑料制的,且不说成分是否有毒,单是塑料的难降解就已经是环保极为头疼的“顽症”。但日本最新研制出的以植物为原料的环保材料,化解了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在E5区环保技术与设备展中,Worldshare株式会社的一个展台上摆满了杯具,它们是用玉米和土豆淀粉做成的纯天然盛器,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垃圾分解也非常容易。这些容器拿起来比普通的塑料瓶要软许多,感觉像在使用一次性纸杯。“但是我们的材料是绝对耐磨耐震,不会产生破漏,”该公司海外企划部部长松优莉讲解道。陈列的瓶子中还有专门用来装酒、装油的制品,这些相对就比较硬,甚至比市面上的塑料瓶还厚实,完全可以放心使用。这些产品已在日本投放市场。
本报记者 陈惟 实习生 黄文鑫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