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投资陷困局 LED灯何时照亮市场之门
年底有望明确补贴政策
11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宣布我国将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另据消息人士透露,发改委正与财政部联合研究制定鼓励LED灯推广的扶持政策。业内普遍预计,年底前将出台针对LED通用照明行业的补贴政策。
“春江水暖鸭先知”,受政策支持预期影响,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在此前一周即一片升腾,LED概念股连连走高。
然而,就在此前不久,LED行业曾因“钧多立事件”引发人们对行业整体走势的担忧,珠三角尤其成为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对珠三角LED产业进行走访后发现:作为近两年来巨量投资助推下急速扩张的新兴产业,LED产业链中上游巨大产能的集中释放该如何消化,将是行业短期面临的生死攸关问题;而“淘汰白炽灯路线图”是否能引领行业走进一片光明,关键要看LED通用照明市场何时能真正启动;更长远看,补足核心技术与专利的短板,仍然是LED行业长期必须要做的功课。
“钧多立事件”之忧
扩产仍在进行时
10月8日,深圳钧多立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国钧携其妻崔丽华及其在公司内任职的亲属全部失踪。一时间,钧多立董事长“跑路”事件,引起业界轰动。
钧多立公司规模不小,在全国拥有4个生产基地。据钧多立公司一位管理人员透露,事发前,生产运营相对顺利,销售和原料供应都比较正常,前三季度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
钧多立的问题出在其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上。2010年,公司与四川双流县签订投资建设LED封装应用相关项目协议,投资额为4亿元。此外,公司还准备在2011年上半年完成以LED光显示、LED光照明的整机生产为主的湖北襄樊生产基地的建设,下半年将完成以LED背光模组的生产为主的江苏昆山生产基地的建设。但是,整个行业环境却在发生变化。据钧多立公司管理人员透露,自去年以来,该公司产品毛利率从20%至30%降到15%左右。正是逆市扩张的冒险,令钧多立公司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困境。据不完全统计,从去年至今,钧多立已陆续投资近6亿元项目。而这一年,公司销售额不过1亿元左右。在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低背景下,巨量投资致使公司走到了资不抵债的末路。
目前,深圳半导体照明产业发展促进会正协助钧多立公司重组。重组方案是成立一个壳公司,将毛国钧和其子名下股份转移到壳公司,钧多立原债权人按照债权比例共同持股。重组方案设定两年内收支平衡,三年内盈利。
同城竞争者鸿利光电(300219)旗下全资子公司深圳莱帝亚照明有限公司总经理黄育川认为,钧多立公司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在于对外投资超出自有资产数倍,投资时间集中,无法在短期内创造利润。
这也被认为是LED行业目前普遍出现的情况,只是各企业程度不一。有市场传言称,“90%LED企业出现亏损”,“80-100家”深圳LED企业面临倒闭。但广东LED协会秘书长眭世荣在11月3日的一次行业座谈会上表态称,对450家会员企业监测显示,只有钧多立等两家企业倒闭,且这两企业年销售额均不足亿元,危机尚不足以牵涉全行业。但他也坦言,大环境不好,三季度LED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不容易”。
扩产仍在进行时
钧多立等公司倒闭虽属个案,但行业近几年来的巨量投资,则是业内外有目共睹,并且这一投资趋势至今未停。
业内人士观察,这一轮LED热潮始于2008年,当年尽管经历金融危机,但全球LED企业却景气度不低。从2009年至2011年初,全球各地厂商仍积极加大在LED方面的投资。
国内LED方面的投资多数在2011年开始大量释放产能,近两年资本市场掀起一股“LED企业上市潮”,就是明证。2010年,东山精密(002384)、国星光电(002449)、乾照光电(300102)相继上市;2011年,雷曼光电(300162)、鸿利光电(300219)、奥拓电子(002587)、洲明科技(300232)、瑞丰光电(300241)、联建光电(300269)接踵而至。
据Wind统计,上述9家上市公司计划募集资金合计28.23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共计60.2亿元,多数用于扩建产能。仅深圳在2011年前三季度就密集上市5家主营业务为LED封装及应用的企业,其中,1家中小板企业,4家创业板企业。
雷曼光电2011年初上市,实际募集资金6.05亿元,是5家上市公司中募集资金最多的企业,超募资金达4.62亿元。该公司计划投资9672万元用于高亮度LED封装器件扩建项目,预计达产年生产封装器件7.536亿只;计划投资4642万元用于高端LED显示屏及照明节能产品扩建项目,预计达产年生产LED显示屏10200平方米、LED照明灯管36万只;使用超募资金15153万元增资惠州雷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用于生产研发基地建设和高端LED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预计达产年生产封装器件8.76亿只、显示屏2万平方米、照明节能产品为46.8万只。
深圳地区上市公司投资的LED产业项目,还仅仅是全国巨量投资之一斑。据统计,2011年上半年LED产业签约规划投资额为1184.9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6%,其中第二季度签约规划投资额为829.82亿元,较第一季度的355.16亿元环比增长133.65%。
中上游产能无处释放
LEDinside近期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高亮度LED产值由2011年初预估的106亿美元向下修正至90亿美元(年成长率8%)。原因在于:导光技术的提升,使得LED于电视背光的使用颗数大幅度减少,背光市场不如预期;LED的平均售价快速下滑,导致LED产业供过于求。
从产业链上看,近两年的巨量投资多集中在LED中上游的外延片、芯片和封装环节,但LED下游的应用环节却没有与中上游同步放量。“前堵后推”之下,不断积聚的中上游产能开始让行业压力陡增,利润开始下滑。
广东照明企业雪莱特(002076)是较早看到这一问题的企业。公司熟知照明应用市场,从一开始,就将LED放在产业链的角度去审视。公司已有部分LED产品,但认为LED在技术与成本上仍达不到大规模应用的要求,因此没有大规模进入。未来即使进入LED照明,也不会涉足中上游。公司认为,近年各地大规模投资的中上游LED项目隐患极大。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十二五”节能减排新规助推LED产业发展 热产业缘何遭遇冷市场?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