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市场资讯 >> 环保产业 >> 正文

环保企业海外行不能“说走就走”

Eedu.org.cn 作者:崔煜晨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5/31

  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的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环保领域就发起了6起对外收购,总额达128亿元,是去年海外并购总额的两倍多。 资料图片

  ●国外技术需要中国动力,如果能把技术产品带到中国来,既解决了中国的环境治理问题,又加速了国外技术的成长。

  ●不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现在遇到的环境问题恰恰是我国刚刚经历的,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环保企业经验更丰富。

  ◆中国环境报记者 崔煜晨

  去年以来,环保行业掀起海外并购热潮,今年更盛。根据全国工商联环境服务业商会(以下简称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统计,2016年第一季度,环保领域就发起了6起对外收购,总额达128亿元,是去年海外并购总额的两倍多。

  随着“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环保企业“走出去”。而在这条路上,他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有何竞争优势,怎么走得更远,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赵笠钧表示:“环保企业需要走出去,但不能盲目地‘说走就走’,而是要在行业自身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上,以更开放、包容的心态,有准备地走出去。”

  海外并购与技术合作“齐步走”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丰富了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机会

  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已经有一段时间,多年前开始,不少环保企业已经凭借其技术、管理和成本等综合优势获得海外项目订单,相继开拓了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南美等国际市场,为产业国际化发展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尝试。

  近两年,国内环保企业更多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场。比如北京控股有限公司以14.38亿欧元收购德国废物管理公司EEW,被称为中国环保企业发起的最大海外并购案。

  除国企“大手笔”并购,民营企业“走出去”更注重技术合作。比如不久前的海外并购的案例:成都天翔收购德国BWT 公司;北京雪迪龙收购两家环保企业,其中包括比利时一家生产检测器及色谱仪的专业公司。

  “中国环保企业从2005年的50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5万多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是竞争也很激烈。”赵笠钧在去年举办的中阿环保合作论坛上表示。

  一方面,国内一些市场逐渐饱和,甚至出现产能过剩,不少环保企业开始寻求海外市场。另一方面,近年来海外一些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步调加速,对环保以及饮用水安全等问题日趋重视,来自海外市场的需求愈发旺盛。

  而近两年来加速环保企业“走出去”的,是国家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同时,亚投行、丝路基金的设立,为“走出去”带来了资本的力量。

  “‘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进一步丰富了国际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的机会。多重利好之下,环保企业‘走出去’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时机。”赵笠钧说。

  如何改变“低质低价”印象

  加强对品质的持续关注和追求,业务国际化还要形成跨国化团队

  曾有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环保企业参与全球经济竞争,必须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在目前国际分工格局尚未完全形成的情况下,应推动环境技术产品走出去,促进企业跨国经营,开拓国际市场,从而得以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分工。

  赵笠钧则认为,我国环保企业把国内积累的治理经验逐渐带到其他国家是必然的,但我国企业目前在国际上给人留下的是“低价低质”的印象。要在国际社会改变这一固有印象,环保企业“走出去”之前要做的准备还很多。

  首先,要加强对品质的持续关注和追求。“我国有世界上最先进、最实用的环保技术,如果我们能够抓住‘一带一路’的政策机遇,同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投资并购的产业布局,引入欧美早期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和设备,就能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获得更大的利润。”赵笠钧说。

  其次,不仅业务要国际化,还要形成跨国化的团队。赵笠钧认为,国际化与跨国化不一样。国际化只需要企业把产品销往海外,但跨国化是要在海外建立办公室,组建本地化的团队,实现跨文化的协同。

  博天环境集团从2009年就成立了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海外事业部,后来改名为国际业务部,着手双语团队培养、国际政策法规和项目经验的对标等重要的前期积累工作,陆续承接了世界银行、亚洲银行以及跨国公司的各类国际项目。

  赵笠钧认为,我国环保企业真正“走出去”,应该站在全球视野上,看看我们的并购是否与全球化的战略相协同,对自身成本协同、竞争力的提升有没有帮助。2014年,博天环境投资了丹麦的一家拥有先进正渗透技术的公司,成为其在跨国化发展领域内迈出的重要一步。

  “国外技术需要中国动力。”赵笠钧在此前的一次活动中曾向加拿大前总理建议。以加拿大的清洁技术为例,其清洁技术出口份额在全球的比例,从2008年的2.4%下降到现在的1.3%。如果能把技术产品带到中国,既解决了中国的环境治理问题,又加速了加拿大技术的成长。

  “我现在每天早上7点到办公室,学习1个小时英语。”赵笠钧正在以自身的行动带领整个团队向跨国化发展迈进。2015年,博天环境集团在东欧、非洲、中南美和中亚等地赢取的项目总额超过5亿元。

  如何取信海外客户?

  面对误解或不信任,需要与客户更多地沟通和交流

  中国环保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常常“水土不服”。“企业常常被误解或不受信任,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还是不够。”赵笠钧认为,我国环保企业“走出去”有差距也有优势。

  实际上,我国有全球最大的环保市场,也面临最复杂的环境问题,催生了很多掌握环境问题解决方案和核心技术的企业。

  “我们需要和国外的客户更多地沟通和交流。”赵笠钧提到他在中阿环保合作论坛上遇到的情况,一些来自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负责人普遍倾向于找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解决环境问题。

  而赵笠钧向他们解释:“你们现在的问题恰恰是过去的十年、二十年我们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有解决的经验。而这些问题对于欧美国家来讲,已经有几十年没有面对过,有经验的工程师可能已经不在一线,相比而言,中国的企业可能更合适。”

  以阿拉伯国家为例,目前阿拉伯国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供水问题,其次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问题。过去30~40年,中国经历了十分复杂的环境治理过程,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保护技术,这些技术对于阿拉伯国家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小企业要“抱团取暖”

  环境商会协助企业跨越不同地区环境法规和政策差异,增进相互了解

  中国环保企业“走出去”已经很多年了,有经验也有教训。目前,我国环保企业“小而散”,如何让更多中小企业走出去,赵笠钧给出了一条路径——“抱团取暖”。

  “先‘走出去’的一定是大企业,因为他们有能力对国外市场做更多研究、聘请国际化人才,一旦遭遇风险,不至于伤筋动骨,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于小企业来说,可以‘抱团取暖’,甚至‘借船出海’,和大企业捆绑在一起较为稳妥。”赵笠钧认为。

  在他看来,“走出去”是个系统性的工作,要放眼全局做部署。小企业和大企业“抱团出海”,既有利于小企业开阔眼界,提升对世界的认知,从而提高产品质量;也有利于大企业摆正心态,认清差距,积极与世界接轨。

  未来,环境商会也将把为环保企业提供更多“走出去”的支持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以更大的力度组织中外环保企业间的交流活动,协助企业跨越不同地区环境法规和政策差异,增进相互了解,抓住时代机遇。

  “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都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赵笠钧介绍说,有一家以色列公司曾经找到博天,希望合资建厂,但十分担心其技术被偷学。

  这是在中外合作时经常遇到的情况,赵笠钧对此的看法则很豁达: “合作一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和足够信任的基础上,寻找比较优势,寻求共赢。合作不是担心自己失去了什么,而是要更注重双方是否获得了更多。”

  而反观我国环保企业自身,赵笠钧则建议,“企业一定要善于学习,敢于拥抱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商业的丛林法则。”他强调,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同时,如果能够抱团,大手拉小手,也会有一定帮助。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