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垃圾也能处理好
如何合理有效处置垃圾?这个在城市解决起来都困难的问题,在农村似乎更难解决。但是抚顺县却把它做得有模有样。
这里许多村都配置了分类垃圾桶,对垃圾进行分类存放,并有专门的垃圾中转站和填埋场,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当地环境因此而得到极大改善。
抚顺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颇见成效的原因,除了借国家农村环保专项治理的东风,主要在于该县针对农村生活垃圾难以管理的主要原因多管齐下,因地制宜制定措施。
抚顺县的实践充分说明,农村生活垃圾也可以处理好。
一走进抚顺县上马乡,只见清清的河水静静地流淌,刚刚修整一新的河堤路上几个小凉亭点缀其中,所有的村庄都笼罩在宁静、整洁的氛围中。
就在几年前,记者也到过这里,当时的印象是:家家户户、村道路旁垃圾随意堆放,随着气温回升,蚊蝇滋生,气味熏人。
前后的巨大反差,让记者决心一探究竟。
农家垃圾开始分类回收
沿大伙房水库一侧的公路北行,在一处山坳里有个村庄,就是抚顺县的上马乡通什村。
这个有200多户人家的小村整洁利落,甚至每家每户的围墙都经过了粉刷,门前并排摆放着两只垃圾桶,村路上每隔不远还设了固定垃圾箱。
村里每天都会一位穿着蓝咔叽工装的老人推着一辆小推车走来走去。他就是通什村的环卫工,叫王庆林。他对记者说:“县里新成立了环卫公司,我还在试用期,但是已经给开工资了。”他还说:“像咱这样的小村子,过去哪听说过有环卫工的事? ”在一户村民家门口,老人指导村民,哪些垃圾能回收,哪些不能,要分类投放:“菜叶、果皮等应该放到堆肥垃圾桶。废纸、塑料、金属物属于可回收的垃圾。 ”
去年12月15日,抚顺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给通什村农民发放了垃圾回收桶,400多个垃圾回收桶分成堆肥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种,每户两个。
以前,通什村村民大多直接把菜叶、果皮之类的东西与其他杂物一起扔掉。通过分类处理,菜叶和果皮等成为堆肥垃圾,垃圾经过堆肥变成了最好的生态肥料。“臭味儿没有了,环境变好了,我们住在村里感觉好多了! ”通什村一位村民高兴地告诉记者,自打垃圾桶进了村,每天早上,王庆林就会一车一车地将垃圾运走。 “从那以后,大家都不好意思再乱扔垃圾了,整个村子都变得干净起来”。
垃圾处理成效好缘于保障充分
由于受人们的环境意识、管理难度等诸多主客观因素限制,垃圾分类处理落实起来有很大难度。城市如此,农村更不具备条件了。可是,抚顺县却偏偏要把它变成现实。这样做的底气何来?原来,位于大伙房水库水源地周边的抚顺县自从2009年开始大规模实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后,借着国家农村环保专项治理的东风,掀起大建污水处理厂、垃圾卫生填埋厂、沼气池、储粪池、卫生厕所、垃圾回收箱等热潮,使一大批试点村环境在短短一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有14个村建起了垃圾填埋厂,村里街路都安置了统一制作的垃圾回收箱,一些畜禽养殖户多的村还建起了畜禽粪便回收站。
在各项环境保护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抚顺县决定实施垃圾分类回收。
在实施过程中,抚顺有关部门采取普通农民能接受的管理办法,即每个农户配置两个生活垃圾收集桶,一个收集可堆肥处置的生活垃圾,一个收集可回收或有毒有害的生活垃圾。村里再配备一名垃圾分类回收员,每天定时收集家家户户已分类好的生活垃圾,然后统一运至垃圾填埋场(中转站)进行处置。为此,他们选择了环境整治搞得较好的通什村作为首个试点,并从沈阳市场专门挑选了一种用废旧轮胎制作成的环保手提桶,刷上堆肥垃圾和可回收垃圾两种标记,供每家每户分别投放垃圾。县环保局派人为乡亲们讲解如何进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村委会主任还领着环保协管员逐家逐户宣传讲解。
村民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生活垃圾处理起来这么有说道:如果能够在处理生活垃圾之前就把这些废物分别投放,把可能利用的垃圾送入收购站,把能沤肥的垃圾进行处理,把有毒有害而又不能回收的垃圾进行统一存放,集中处理,就会大大降低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减少使用垃圾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
建成垃圾收集运输体系
离大伙房水库也就1公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垃圾中转站。只见大小两个水泥池前后排放,中转站工作人员孙桂琴老人告诉记者,小水泥池装不可降解的垃圾,将送到垃圾填埋场;大水泥池装的是堆肥垃圾,村民可以取回家自用。她说,不光通什村,周边三四个村都往这运垃圾,每天有六七车。虽说是垃圾中转站,但在这里,记者并没有看到堆满池子的垃圾。孙大娘对记者说,经过分类后,真正的垃圾变少了,有用的大伙抢着运走,剩下没用的运往填埋场就是了。
从2009年开始,抚顺县在大伙房水库涵养区周边的25个村建立了14处垃圾中转站,设立了51名垃圾分类处理员,使各村运来的垃圾得到有效的分类处理。今年抚顺县还将新建14座垃圾中转站,把垃圾处理面积扩展到65个村,让更多农民从中受益。
垃圾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一个环节搞不好,其他环节的努力都可能白费。垃圾收集与填埋处理就是这种共生互补的关系。
在抚顺县后安镇,镇文化卫生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镇里将收集的垃圾用车运到河边一个大坑里,日积月累,垃圾堆得多了,由于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垃圾或被风刮走,或发酵后产生的渗滤液直接流入了河里,造成二次污染。现在投入使用的垃圾填埋场是由环保专业人员指导建造的,日收集垃圾11吨。垃圾场底部铺设了防水层,中间用石头砌了几个排气孔,垃圾填满后产生的沼气都通过它们排放。垃圾场旁边还有个小的渗滤液坑,将垃圾填埋过程中产生的废液进行过滤沉淀。这样的垃圾场在达到使用年限,用土回填后又是一块良田,从收集到填埋的过程真正做到环保无污染。
一年试行下来,效果显著。抚顺县环保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准备利用两年时间在全县现有的近百个村庄全面实行垃圾分类处理。
农村垃圾处理抚顺县启示多多
毋庸讳言,当前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峻。如何管理农村生活垃圾,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都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说来,效果还不是很理想。
国内环保专家把农村生活垃圾难以管理的原因归结为四点:农民长期养成的生活垃圾随意倾倒的习惯难以扭转;农村生活垃圾管理机制尚未理顺;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技术还存在诸多问题;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到位。
抚顺县在农村垃圾处理
方面所进行的成功尝试,至少给我们以下启示:
政府主导,各方协作。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应当由县级及其以上人民政府主导。政府要将这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部署。
扩大宣传,引导群众。让群众真正了解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意义和基本常识。
建好设施,保证运营。设施是生活垃圾处置的重要载体。每户或几户配套建1个垃圾收集池,每村建1个垃圾收集站,每乡镇建1个垃圾中转站,这些基本要求必须落实到位。按国家有关规定,市县可以统筹建设垃圾填埋场,实行垃圾管理城乡一体化。
建立保洁员和监督员队伍。选聘那些热爱环保工作、有责任心、有一定威望的村民担任保洁员或监督员,制定严格的工作制度,根据实际情况,明确垃圾池和垃圾站的清运间隔时间,做到及时清运垃圾。
政策支持,多方联动。农村生活垃圾管理牵涉到多个方面,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管理、组织工作外,更需投入大量资金。
从抚顺县的经验来看,一系列好政策的制定对推动农村环保发挥了重大作用。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到2012年,抚顺县将累计得到中央和省专项资金超过5个亿。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桐庐:“植物疗法”让农村垃圾场变“花园”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