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导致粮食价格上涨
2011年2月18日中国河北省一位农民在小麦地里(路透社/ Christina Hu)
(路透社)最新的一项研究发现,与温度不上升情况下的生长预测相比,过去30年的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小麦和玉米减产超过3%。这种影响从另一角度来说就是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平均商品价格上涨了20%,这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文章称。
同期作物产量因为生产实践及作物育种方面的进步而增加,气候变化独立的负面影响相当于那些进步的十分之一。
但具体情况在国家之间相差很大,例如俄罗斯、土耳其和墨西哥的小麦受到的影响更大。
文章说,气候变化对小麦和玉米的独立影响是对预期的变暖加速对将来食品供应及价格影响的预警。
这篇题为“198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及全球作物生产”的文章说:“气候变化早已大大阻碍了作物产量的增加。”
作者通过在作物产量模型中引入或不引入温度和降雨的变化发现从1980年到2008年,小麦与玉米因为气候变化分别减产5.5%与3.8%。
这相当于墨西哥全年玉米产量,或者欧盟最大生产国法国全年小麦产量,文章说。
就国家而言,俄罗斯受影响最大,其小麦产量降低近15%,而美国不受影响。
对于大豆和水稻,因为气候变化而增产的与减产的相当。例如,高纬度寒冷国家的水稻增产。
由来自斯坦福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等美国科研机构的科学家写的这篇文章指出作物育种的进步等适应性响应可以抵消一些未来暖化的负面影响。
“如果没有成功的适应,而对玉米和小麦的需求持续增长,那么气候变化造成的可观减产很可能引起很大的经济与健康损失,”文章指出。
文章没有考虑大气中高水平二氧化碳的影响。二氧化碳是主要的人造温室气体,也是作物生长所需的一种原料,能够促进作物生长,因此被称为二氧化碳施肥。
文章说如果包括这种影响的话,1980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对大豆及水稻是有利的。
相反,文章没有考虑极端热浪或降雨,这就意味着结果可能低估了全球变暖的影响。
在不考虑或考虑二氧化碳施肥效果的情况下,自1980年以来的减产分别相当于平均商品价格上涨了18.9%或6.4%。
模型基于实际数据,这些实际数据显示除了美国,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粮食产区的温度都在上升,而美国同期温度稍有下降。降雨趋势则不怎么明显。
在过去的几个星期里,美国及欧洲部分地区的旱情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引起广泛的关注。(babymouselover编译/环境生态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河北两个气候变化影响研究项目通过鉴定 中欧合作重点在环境政策 安徽省黄山市政府出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2100年海平面或将上升1.6米淹没沿海城市 环保调研进医院 一天两次为地球照全身像 记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 非洲期待翻开新篇章 最新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不会冰冻欧洲 美洲鼠兔成为气候变化的受害者 应对气候变化 关注自身健康 石家庄物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通过专家验收 科学家称气候变化将致芝加哥下水道系统瘫痪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