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北京 >> 正文

密云:新增33万“森林卫士”

Eedu.org.cn 作者:王晨曦 王海燕    资讯来源:北京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5-6

  沙地里,一排排新栽苗木争相吐绿、茁壮成长。路两侧,一棵棵大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微风徐来,树叶随风摇动,与活蹦乱跳的鸟儿共同奏响大自然的交响乐。

  这里是位于密云县西田各庄镇的大沙河,北京五大风沙口之一。说是河,其实已经干涸了20多年,一直风沙肆虐。今年,这里在原有林带的基础上,再造2200多亩景观生态林,将成为五彩缤纷的郊野公园。

  这是密云县平原造林工程的一个缩影。自3月21日密云县平原造林工程启动,到5月2日,短短的43天,市政府首期下达给密云的8186亩平原造林任务已经全部完成,春季造林任务更是超额完成,共栽植油松、侧柏、杜仲等苗木近33万株,相当于平均每天栽植近8000株。

  密云县是首都的饮用水源地,全县2/3以上的区域都是水源保护区,大面积营造森林不仅可以防风固沙,还可以更好地保留地下水,涵养水源,让首都市民的饮用水更清澈、更甘甜。

  一个短暂的春天,要完成8186亩造林任务,仅靠园林绿化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为此,密云县发起了全民总动员,县领导带头,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在校学生、驻密官兵、农民、志愿者……上万人组成“植绿大军”,烈日下、风雨中,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在大沙河林地,记者碰到了附近建新村村民张庆林。整个春天,他都在忙活种树,“植树造林就是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村里的人都拥护。看,那片树就有我亲手栽的。”顺着张庆林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株株树苗已经长出了树叶。“洋槐、五角枫、白蜡、栾树……”一口气,老张骄傲地说出了十多种树的名字。不只是老张,在现场,记者看到林地里还有很多村民忙碌的身影。据了解,仅建新村一个村,就有60多位村民参与造林工程,种下树苗4万多株。

  “树栽上了,怎么保证它们成活,现在可是关键!”密云县林业工作站站长任显辉一脸严肃。

  其实,为了保成活,园林绿化工作人员早就做足了功课。每一株树苗,都是层层选拔上来的。为保证它们的质量,密云县制定出台了《关于做好2012年绿化工程苗木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选用苗木必须全部经过林业部门的检验检疫,并明确了苗木的高度、胸径、冠幅等规格。

  “我们选的树苗个个都是有‘身份’的。”任显辉说。所谓“身份”,就是要具有“三证一签”,即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苗木出圃合格证和苗木标签,达到北京市二级以上质量标准。

  有了好苗,再经过专业施工队的统一施工,严把挖坑、栽植、浇水、支架等关键环节,由县园林绿化局选派22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组,全程跟踪督促检查、指导栽植工作,确保苗木成活率和造林效果。

  造林完成后,还要有统一的管护。密云县园林绿化局制定统一的管护标准,并本着“就地管地”的原则,由各镇组建管护队伍,由县园林绿化局对管护员进行专业培训、考核,确保每名队员持证上岗。

  8186亩林地建成后,不仅阻滞了风沙,涵养了水源,还为密云县营造了独特的森林景观。

  正值暮春,密溪路、西统路两侧,在枝繁叶茂的大树庇护下,大片大片的二月兰花开正盛,树如林、花如海的景观让很多途经此地的游客不由得停下了脚步,纷纷停车拍照留影。西田各庄、溪翁庄等镇,集中连片大组团、大色块、多树种的景观片林,营造出近自然的生态景观,令游人流连忘返……

  树影婆娑,花团锦簇。新上岗的近33万株“森林卫士”,筑起了首都东北部的“绿色长城”。(通讯员 王晨曦 本报记者 王海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