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山西 >> 正文

山西投近11亿开发废弃矿渣污染损毁土地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山西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6

  富硫矿渣,这种因采矿和冶炼而生的固体废弃物,无论是露天堆放还是填埋处理,都会损毁耕地、污染环境,但如果用来生产盐碱地改造专用肥,就能变废为宝。4月1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太原锦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废弃矿渣进行资源化利用,让污染的土地重现生机。

  山西省境内的尾库渣山、硫磺厂废址及硫铁矿烧渣山等工矿弃址,总数尚无权威统计,但仅在交口、灵石、汾西、五台、平定等县就有100多处。加上过去私挖滥采造成的塌陷、裂缝土地,污染损毁土地达1.2万公顷。其实,大多数废弃矿渣中共生或伴生着有价资源,其中30%可拣选并再生利用。

  2008年,太原锦华公司投资1亿多元,对我省弃存的尾矿渣山及污染损毁土地进行实地勘察和科技攻关,研发出一套较为成熟的资源化技术和工业路线,并据此规划设计了《山西废弃矿渣(山)及污染损毁土地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今年3月,省综改办、省发改委召集国内知名专家对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论证,认为该项目是一个集中体现资源再生利用、节能减排、工农业多联产的循环经济项目,对于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具有引领示范作用。该项目总投资10.9亿元,计划在5年内完成投资建设,可解决项目区多数农民就业,户均年收入可增加3000元,安置和带动劳动就业1万余人。截至目前,太原锦华公司已经投入1.2亿元,在交口、浑源两县开展了项目建设。

  “利用废弃矿渣生产盐碱地改造专用肥,市场前景广阔。”全国人大代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能源环保研究所所长赵立欣介绍,我省大同、忻州、朔州等地有450万亩盐碱地,这一技术既能有效清除矿渣堆积区污染源,复垦占污耕地,又能破解盐碱地治理难题,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据她测算,合作项目实施后,每年可利用废弃矿渣生产10万吨土壤改良剂和高附加值有机肥料,可供6万亩盐碱地改造使用,还可满足10万亩已经改良的盐碱地施肥所需。根据双方于4月1日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加盟后,将依托能源环保、清洁生产等领域的学科优势,为项目提供科技前沿动态及政策法规信息,引进和吸收行业先进技术,综合治理污染损毁和盐碱荒漠土地。

  据业内人士分析,双方通过深度合作,还将建立矿渣资源化利用与污染土地复垦的激励政策和发展机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对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模式,具有前瞻意义。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