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年保水33.75万立方米 绿了荒山富了农民
中广网天津12月14日消息(记者陈庆滨)记者从天津市水务局获悉,2009年度天津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任务于日前圆满完成,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年保水33.75万立方米、保土4.44万吨,年增加产值近90万元,有效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减少风沙,涵养水源,为农民增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蓟县是天津市唯一的山丘区县,境内山区面积840.3平方公里,是天津重要的干鲜果品、速生丰产林和优质葡萄生产基地。由于历史、地理等多种因素,到上世纪80年代,蓟县山丘区的水土流失面积曾高达500平方公里左右,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1/3,是天津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土壤贫瘠,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影响农业生产。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天津市累计投入8126万元,先后实施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水源保护工程、山丘区水土保持及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各类水土保持设施12090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6平方公里,项目区林草面积达到宜林宜草面积的80%以上,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平均不足20%提高到50%,累计减少水土流失320万吨。
2009年,天津市又投资697万元,实施蓟县山丘区水土保持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其中,蓟县山丘区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平方公里,建设基本农田830亩,新建和改造经济林980亩,建设生态林630亩,年可实现保水33.75万立方米、保土4.44万吨;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建成水源工程200处,节水灌溉工程97处,有效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节水抗旱能力。
经过治理,目前山丘区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保护,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全县农民年均增收千余元。同时,蓟县依托水土保持工程,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截至目前已发展旅游专业村51个,特色山野农家院2000多个,年均接待游客15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