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北 >> 天津 >> 正文

中新天津生态城:一个宜居城市的未来之梦

Eedu.org.cn 作者:姜昊 王哲    资讯来源:今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9
摘要:

  公共设施:邻里中心实现社区自治

  生态城将构建“生态城中心-生态城次中心-居住社区中心-基层社区中心”4级公共服务中心体系,学习新加坡的模式建设“邻里单元”。这意味着:第一,将在社区内解决大部分生活需求;第二,社区内的居民将形成新的相互关系和管理模式。在新加坡,社区都有一个介于物业公司和居委会之间的“邻里中心”,中新生态城也在考虑如何引进新加坡的这种社区管理方式。未来生态城的市民不仅生活在新科技搭建的大厦里,还将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中扮演不同于以往的角色。

  未来的生态城,将规划充足的商业金融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医疗设施和教育设施,为居民提供舒适便利的服务。商业金融业设施将结合轨道站点和各级服务中心设置。城市中心将营造舒适的购物环境、方便幽雅的休息场所;片区级公共设施中心重点发展商业和贸易金融业;社区内部生活生产服务配套的商业中心,分散布置在各居住社区和产业区内。

  文化娱乐设施将规划建设艺术展馆、歌舞剧表演场馆等大型文化活动场所,重点分布在城市中心和生态片区内。每个居住社区设立青少年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文化活动馆,建立生态城、生态片区、生态社区三级图书场所。大学与科研基地中的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实现资源与设施共享。在蝴蝶洲建设生态展示、教育基地;在国际生态论坛南侧建设蓟运河博物馆和文化园。

  体育设施提倡公共化与社会化,实现一馆多用、一场多功能。国际生态科技大学和中小学体育场馆设施对公众开放。蓟运河博物馆西侧地块开发时应安排一定规模的体育运动设施。各居住片区结合需求设置康体设施。

  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预防保健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保障生态城和谐健康发展。在北部片区东侧安排市级综合医院;在蓟运河故道北侧滨水地区适当安排疗养、保健、康体设施。注重加强疾病预防控制,适应现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要求。

  教育设施与生态环保研发、产业化功能相结合,安排重点科研机构和实验室,在起步区北部建设国际生态科技大学(暂名)。完善社区教育网络,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能力。

  生态社区: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中新生态城起步区各个项目甚至春节也几乎没有停工,大型吊车、打桩机以及头戴安全帽、身穿蓝色工服的施工人员构成了中新生态城生动的建设画面。而与一般工地不同的是,这些建设中的高楼大厦还包括特意为那些建筑工人建设的“建设公寓”,以及为生态城普通就业者建设的首批500套住宅公屋。

  据生态城管理委员会建设局副局长王萌介绍,“建设公寓”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全部建成后可为7000名建筑工人提供生活住宿。“建设公寓”除满足住宿、盥洗、淋浴、就餐等基本功能需求外,还在公共区域规划建设超市、邮局、二级市场、培训、娱乐、便利店等设施,为建筑工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住宅公屋是针对企业员工销售的保障性低价房。住宅公屋套均建筑面积55平方米,是生态城在借鉴中国、新加坡两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住房模式创新,主要为了解决生态城内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建设公寓和住宅公屋都体现了生态城以人为本的建设理念,是生态城探索构建和谐社会新途径的重要标志。建设公寓和住宅公屋将在年内具备交付使用条件。届时,一个充满绿色和谐精神的生态人居社区将全面展开。

  记者了解到,今年生态城计划开工建设24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所有住宅将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建设,在房型安排、材料选择及施工建设方面都体现生态设计理念并运用国际最为环保的设备施工。如采取多项绿色节能技术措施,实现节能70%、太阳能热水占生活热水总供热量不低于6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低于20%,绿化率不低于40%,可循环材料使用率不低于10%,利废材料使用率不低于30%等节能环保目标。另外,生态城全部住宅都将进行精装修,以减少个人装修带来的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

  在生态社区建设方面,生态城已初步建立了绿色建筑标准体系。指标体系要求生态城所有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为实现这一目标,生态城管委会与天津市建委组织设计单位开展了绿色建筑设计、施工和评价体系的编制工作。生态城将在确保建筑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从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的运营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和高效的居住环境。目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已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绿色施工技术规程已报天津市建委备案。生态城将创建一套可实行、可推广的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标做出积极的探索。

  另外,生态城还将探索住房制度改革,优化住房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适宜不同收入群体和境内外人员居住创业的和谐社会。 (王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旅行

资讯

更多>>

生活

资讯

更多>>
友情链接
环境生态网 环境科学、生态学的网上家园 客服信箱 eedus@126.com 粤ICP备09031317号-1
Copyright © 2004-2017 www.eedu.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