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安徽 >> 正文

皖江绿色承接 百亿元高污染能耗产业投资被拒

Eedu.org.cn 作者:葛如江 马姝瑞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0-3

  我国第一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成立一年多来,坚持科学发展、“绿色承接”,树立环保高门槛,数百亿元高污染、高能耗、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业被拒之门外。
 
  2010年1月,《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个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而专门制订的战略规划。在成立伊始,安徽省省长王三运即提出明确要求:“产业承接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要坚持高端承接、创新承接、集群承接。”

  据统计,仅2010年,示范区共实现生产总值8224亿元,今年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55.1亿元。高产值的背后,示范区陆续否决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的项目100多个,涉及投资300多亿元。仅巢湖流域就否决了不符合产业政策或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余个,包括拟投资5000万元的冷轧钢制造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纺织品印染项目等。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安徽省始终坚持产业承接“四个一律不批”,坚决防止落后产能和污染严重项目以产业转移名义进入示范区:对于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

  记者采访了解到,成立一年多来,芜湖市否决了一个来自浙江投资60亿元的钴产业基地项目;巢湖市则对新思维公司6000吨聚酯纤维等高耗能、重污染或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作出了暂缓审批、退回或不予审批的决定;合肥提出“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巢湖”的目标,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了95%,32家造纸行业还被环保部门予以省级挂牌督办。

  在环保投入上,示范区始终坚持强化对已建成项目的竣工验收,认真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仅2010年就完成建设项目环保投资额22.75亿元,新审批项目环保投资93.1亿元。

  据安徽省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统计,示范区成立以来,六大耗能行业投资增速较“十一五”前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电力、建材、钢铁、化工等行业投资增幅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装备制造、环保再生、高端服务业、文化产业等新兴业态大幅提升。(记者葛如江、马姝瑞)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


    没有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