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的是树,收获的是未来
“发展要用地、群众生产生活也要用地,现在不尽可能多留出地来种树,今后连改进的余地都没有。”接受采访时,兴田镇党委书记胡永照坦言,在解决闲置公共用地绿化率不高的问题之后,除了做好新村规划绿地,只有想方设法挤出空间绿化。因为,经济要发展,环境要美化,生态持续改善,幸福指数才能不断提高,这样的发展才是有生命力的。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是许多农村的真实写照。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植树造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很容易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毕竟,在农村,种树对于政绩来说,并不能立竿见影。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幸福的定义在变化,物质匮乏的年代吃上一顿饱饭是幸福;物质较为丰富的今天,绿化环境、保护生态、绿色消费又成为幸福的重要标准之一。
做好身边的绿化,何尝不是一种远见。在采访时,不少游客、村民这样表示,“武夷山的村镇绿化是一件利民惠民的民心工程,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实事项目。实施这项工程,优化了农村人居环境,在给游客留下好印象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武夷山的文明形象。”
建设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美好家园,植树造林是重要基础。把这个基础打牢,迫在眉睫。从我省的情况来看,尽管我省森林覆盖率连续35年保持全国第一,但森林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山区、林区,城市、通道、村镇分布较少。
针对这个短板,我省自2010年起,启动实施从山上走到山下的“四绿”工程,重点建设城市片林、森林公园,沿路、沿江、沿海、环城森林屏障。通过加快造林绿化,才能进一步优化林种、树种结构,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把基础打牢,并非一蹴而就。省林业厅专家建议,第一,按照“全面规划、注重实效、先急后缓、分期实施”的要求,做好“四绿”工程的规划。坚持“山水园田统一规划,乔灌草、花果树一起上,带、网、片点相结合”才能达到“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生态优美效果;第二,“四绿”的关键在于造林地的落实,特别是各设区市重点要抓好深海高速福建段和出省高速两侧造林地的落实,森林通道建设牵涉面广,资金投入大,公益性和社会性明显,建议建立由各地党政主要领导负总责,各相关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第三,科学造林,做到适地适树,科学配置造林树种、造林密度,在城乡绿化上,选择景观效果好、经济价值高的名贵和优良阔叶树种,以丰富森林景观,提高城乡绿化美化水平。
“在别人看来绿化只是种种草、种种树就完事了,其实,更关键的是长期的管护以及群众的参与和爱护。”兴田镇建设所所长谢辉告诉记者,从成本来看,一亩马尼拉草草皮加上人工费,成本在7000元以上,刚种下去的马尼拉草并不怎么耐踩踏。在兴田镇的人民体育公园,记者看到,成群鸡鸭正在草地上来回走动觅食,还有一小部分草皮被长期踩踏后难以成活,雨后形成一块块满是淤泥的小洼地。在皇亭小区,为提高成活率,镇里专门出钱请了两个人负责管理小区绿化、卫生,但去年下半年种下的阔叶树成活率仍然不到九成。对此,兴田镇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宣传,加强科学管护。
当前,我省正处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一些项目建设必然要用地;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乡镇群众有着急切改善居住条件的习惯,用地需求不断扩大。省绿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两手一起抓的同时,如何做好身边增绿,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幸福指数,考量着各级各部门的智慧和决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据统计,去年,兴田镇投入50多万元为群众身边增绿,植树种草30多亩,镇村人均公共绿化面积达到历史最高的12.8平方米。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