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将大力推进生态节地葬法 骨灰生态处理
为确保清明节群众祭扫安全、文明、有序,27日上午,省民政厅召开2013年全省清明节新闻通报会,积极宣传殡葬改革, 倡导生态、文明、节俭殡葬新风。
所谓“生态葬法”,是指遗体火化后,通过草坪葬、树葬、花葬等方式处理骨灰,或者在骨灰堂(塔、廊)等骨灰集中存放处安放骨灰的新式葬法。
据悉,自2000年福州在全省范围内首推骨灰植树葬以来,生态环保葬法开始逐步为市民所接受,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市民选择以花葬、树葬、草坪葬、壁葬、海葬等形式送走先人。另外,鲜花祭祀、视频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节俭祭扫新风也逐渐兴起,不少年轻人还通过天堂信箱、微博等方式表达自己对逝去先人的追思之情。
据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葛铁强介绍,目前我省生态葬的比例为5%左右,虽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他分析称,大部分人受“入土为安”、“ 厚葬先人”的传统观念影响,最终仍是选择传统葬法;另外,社会舆论对于生态葬法的宣传引导不够,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公祭场所,政府优惠政策不足等都是限制生态葬法推行的重要原因。他提出,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生态葬法,加大投入,规划、设计、建设功能多元化、场所园林化的生态葬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选择生态葬法的人数不断增多,社会公祭场所缺乏问题日益突出。不少市民希望政府能尽快选址建立海葬纪念广场供市民集体祭祀,缅怀先人。
省民政厅纪检监察专员高雪玉表示,随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我省将大力推进生态节地葬法,倡导骨灰生态化处理,加大力度建设公益性骨灰楼坛和公墓,以满足群众需求。全省目前现已建成64所殡仪馆,经营性陵园70个,公益性骨灰楼堂(公墓)5595个(其中,公益性骨灰楼堂3398个,公益性公墓2197个),覆盖75%的村镇,为群众就近节俭存置骨灰提供了方便,极大缓解了非法占地、乱建坟墓的压力。
在殡葬惠民方面,免除城乡困难群众殡葬基本费用政策已经全面覆盖全省9个设区市。对殡葬基本服务、选择性服务、丧葬用品、公墓价格等《福建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均作出明确规定,市民可对照参考各项殡葬服务价格。
另外,福州市已决定由市财政投资6900万元,在特室骨灰寄存楼北侧建设新骨灰寄存楼。新骨灰寄存楼建筑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3490平方米,可安放7万个骨灰盒,祭祀广场面积4532平方米,工程计划下半年动工,预计2014年底竣工。新骨灰楼建成后将进一步缓解福州市骨灰寄存压力,优化祭奠环境。
生态葬法的几种形式
1、花葬
花葬是将骨灰深埋于美丽的百花之下,让其自然溶解,达到“零占地”创新节地模式,让逝者与花为伴,不仅代表逝者的人生芳华之美,也代表回归的美好愿望。
2、草坪葬
草坪葬是一种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新型生态殡葬形式。即把骨灰存入草坪下的相等空间,碑石仰卧与周围草坪连为一体,融合在绿色环境之中,大量节约有限土地。
3、树葬
树葬是以植树代替的做法,因为树葬既保持了人们对于已故先人“入土为安”的传统习惯,净化环境,而且伴随着树木的生长。树葬没有墓穴,它只作标记,不留坟头,不立墓碑,只占很少土地。
4、海葬
海葬是将骨灰撒入大海的一种生态化安葬方式。海葬的仪式是将骨灰伴着花瓣抛于海中或者直接洒向大海。骨灰撒海,冲破了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人丛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
5、壁葬
壁葬是分格立体存放,按大小选择单位、双位。格位石门兼刻碑文,存量大,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人民可以一种全新的更有意义的环保方式寄托哀思。(记者 阮丽云)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上海节地生态葬渐“叫座” 生态葬 江苏有望发补贴 天津推行生态环保安葬方式 “公益节地生态葬”可以全面推广 浙江义乌重奖“生态葬” 南京举行生态葬公祭倡导“环保殡葬” 长沙:“生态葬”渐成殡葬新宠 草坪葬最为接受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