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武进在经济领先发展的同时,生态建设也走在前面,一跃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国际花园城市。奇迹的创造源于武进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按照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共进的思路,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为区域乃至全国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积累了经验,创造了典范。
“意识前瞻、规划科学、投入多元”,是武进生态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有力保证。积极践行“绿色行政”:生态建设的组织保证;高起点规划:生态创建的科学保证;多元化投入:生态建设的源动力。
发展中反思反思中发展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武进人越来越认识到:要保持经济社会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重视经济增长指标、又要重视资源环境指标;全面奔小康,最需要的是加快改善环境;建设新武进,最需要的是建设友好环境。建设生态武进是形势所逼、发展所需、百姓所盼,更是政府履职所要。
主要成就与经验
1.创新机制——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
全面贯彻环保优先方针,创新机制,把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纳入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轨道,实行“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体系,是武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亮点。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雏形初现。
一是大力发展现代新型工业。二是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三是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试点。
3、标本兼治,生态环境质量大提升。
近年来,围绕实施污染全面控制、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武进突出重点工作,猛攻薄弱环节,实施综合整治,努力营造率先发展的环境优势。
4.坚持城乡和谐发展,打造绿色人居环境。
一是统筹协调城乡发展定位,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二是在中心区内部,通过“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城市建设,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城市交通、舒适的生活空间。三是通过小城镇的生态建设,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5、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实现绿色GDP的发展,保护了绿水青山同样是政绩,而且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绩——这是武进领导人通过深入反思之后得出的结论。
6.着力打造生态文化,让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重要启示
1.加快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提升。
从武进的发展可以看出,传统工业文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需要尽快转向生态文明,将经济发展纳入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绿色增长。
像我们这样的后发展人口大国必须从传统工业化的“资源-生产-废弃物”的单向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生产-废弃物(再生产资源)-再生产”的循环式生产过程,即新工业化过程。
3.政府与企业共同推进,走节能环保道路。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太仓:生态文明提升幸福指数 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在京成立 三江源: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服从大局更是顺应民意 永泰申报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通过初审 生态文明建设广受社会关注 发展碳汇林业 应对气候变化 "治污减排与生态文明"环保摄影展开始征集作品 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勇担企业公民责任 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珠海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 潘岳: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履行绿色责任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