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苏 >> 正文

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江苏创造良好生态条件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新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12

  一、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未来发展的长远大计。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以推进。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把生态文明作为“两个率先”的重要标杆,先后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良好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应该也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除提供木材、药材、苗圃、果实的生产以及公园旅游收入等直接经济效益外,还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减少污染等多种功能。一是固碳释氧。每公顷森林(阔叶林)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释放0.73吨氧气,可供约1000人呼吸氧气之用。二是涵养水源。一般森林生态系统年林冠截留降水量最高达626毫米,60厘米森林土层最大蓄水量可达486.6毫米;林地内1厘米以上厚度的枯枝落叶层,能使地表径流减少到相当于裸地的1/10以下,有林地较之无林地可削减洪水流量70%—95%。三是保持水土。森林植被覆盖度越大,则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比例越小。研究表明,沿海防护林具有良好的固土护堤效能,林地与农田相比,土壤抗冲指数提高58%—133%,抗蚀指数提高247%—288%。四是改良土壤。研究表明,在盐渍土上造林后,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土壤熟化培肥过程加速。据测定,表土层小于0.25毫米的水稳性团粒含量,刺槐林地比滩涂提高6.4%—12.8%,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近16克/千克。五是防风固沙。沿海防护林体系所在区域的风速与空旷对照区相比,全年平均降低风速15%以上,在重灾条件下沿海防护林能够抗御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可使水稻倒伏减产率减轻2/3,皮棉增产28%以上。六是减少污染。1公顷森林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硫700多千克,城市行道林带的滞尘率高达70%—90%,一些树木分泌有机酸、萜类等挥发物能驱赶蚊虫杀死病菌,30米宽的林带可使噪声减轻6—8分贝,海桐、珊瑚树、圆柏等对铬或铅等具有较强的吸收积累能力。

  森林的这些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要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增加全省森林资源总量,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江苏提供良好的生态条件。

  二、深入开展以造林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绿色江苏建设

  我省人口密度高、自然资源少、经济总量大、环境承载压力大,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快建设绿色江苏,既是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也是又好又快推进“两个率先”的内在需求和应有之意。我们要深入实施省生态文明建设林业行动计划,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以绿色江苏建设的实际成效造福全省人民。

  一要大力开展造林绿化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各级绿委和林业部门要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宣传义务植树和国土绿化的重要作用、典型人物、先进事迹,增强全民生态意识和绿化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兴绿”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生态资源、弘扬绿色文化的载体作用,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传统风俗,保持固有特色,提高社会影响力。组织创作各种形式的生态文化作品,以优秀的作品来感染人,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林业生态创建活动,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升绿色江苏建设水平。

  二是扎实推进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升森林资源总量。造林绿化是改善生态的最有效途径。要深挖造林潜力,2014年确保完成新增造林面积60万亩。大力推进纵深沿海防护林建设、南水北调东线等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建设,实施黄河故道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工程。努力推进盐土、石山等困难立地绿化和水土流失区、工业污染区等重点区域林业生态治理。新建一批珍贵用材林、木本油料林、优质经济林等高效林业基地。深入推进绿色村庄建设,新建绿化示范村1000个。以淮北平原速丰林培育、丘陵山区森林植被改造为重点,因林制宜开展森林经营工作,完成森林抚育150万亩,提升单位面积森林蓄积、固碳能力和综合效益。加强林业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力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维护林业发展良好局面。

  三是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切实加大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力度,把义务植树工作纳入到城乡绿化的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按照义务植树实行属地化管理的要求,充分发挥各级绿化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建立健全义务植树登记制度和考核制度,将义务植树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继续坚持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或责任区的有效形式,积极探索和丰富新形势下义务植树的实现方式,鼓励和提倡绿地认种认养冠名、保护古树名木、栽植纪念树、营造纪念林,不断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要实现义务植树“四包”责任制,即包栽、包活、包管护、包成材,防止义务植树流于形式,确保种一株、活一株、成材一株。各地绿委和林业部门要加强指导和监督,推动全社会办林业、全面搞绿化局面的形成。

  三、大力倡导科学造林绿化

  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各地都在通过召开会议、签订责任状等各种形式,部署落实绿化造林任务,不断掀起春季植树造林高潮。在深入推进绿色江苏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一些地区或单位在造林绿化过程中存在大树移栽、密度过大、配置不当等问题,片面追求一日成林、一夜成景,搞形象工程,客观上助长了造林绿化上的形式主义和奢侈之风。我们要杜绝这些违背自然科学和客观经济规律进行造林绿化的不良现象,摒弃追求奢华、急功近利、铺张浪费的造林绿化模式,在科学栽植上下功夫。

  一要科学选择适宜树种和造林季节。我省落叶树种的栽植最佳时间为冬春季节,常绿树种栽植的最佳时间为春季,夏季等不适宜季节造林则需做带土球、疏枝叶、浇水、遮荫等工作,成本明显提高且成活率难以保障。各地务必在春季枝芽萌动或树液流动前完成造林工作,因故启动较晚的绿化工程不可盲目开工,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树种选择必须与立地条件相适应,乡土树种是最适宜当地生长的树种,生长快、易管护、病虫害少,生态和经济效益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引进外来植物造林绿化要科学慎重、因地制宜,避免出现南方树种北方栽植、不耐盐树种盐碱地栽植、不耐水树种水湿地栽植等导致造林绿化失败现象,同时引进外来植物还要作有害生物入侵评估,避免对原生环境造成破坏。

  二要科学配置绿化模式和初植密度。常绿树种景观四季变化较小、生长较慢,落叶树种季相明显、生长较快、树体相对高大,在道路绿化、公园广场绿化、村庄绿化等局部绿化中,要兼顾四季变化美感、生态功能发挥,以及市民村民夏季遮荫、冬季享受阳光的需求,科学配置常绿和落叶树种,确定合理搭配比例。片面强求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不尽科学,要坚决予以纠正。要积极推广建设成本低、养护管理易、生态效果好的自然绿化模式,谨慎应用耗水、耗肥、耗人力、生态功能弱的草坪、花灌木等配置模式。要尊重树种生长的自然规律,严格按照绿化造林技术规程规定的密度进行造林绿化,防止过密,给苗木后续生长留下足够空间。对于已经密植的,要根据森林抚育技术要求和审批程序,及时进行间伐或采挖,确保林分生态、景观等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要严格规范大树移植和古树保护。大树古树移植极易破坏树木的原生生态环境,移植过程中根系、枝干受损严重,加上运输等原因,移植后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低,造成严重损失。生物量是林木发挥所有功能的基础,大树古树与栽植正常的苗木相比,长势弱,寿命短,树木吸碳放氧等生态功能明显降低,不利于树木持续发挥应有效益,截冠断枝后还严重影响林木的自然美,降低景观价值。各地应严格按照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以及我省关于规范树木采挖和移植管理的要求,凡违法采挖、不能全冠栽植的大树一律不得用于城乡绿化,鼓励采用圃地培育的良种壮苗造林,鼓励以森林经营为主要目的抚育间挖的幼树用于城乡绿化。

  开展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江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开创绿化造林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