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华东 >> 江西 >> 正文

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体系

Eedu.org.cn 作者:董仚生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24

 

  构建绿色生态城镇新体系

■阅读提示

  通过创建科学的城镇规划设计体系;创建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体系;创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体系;创建特色生态城市体系,来构建绿色生态城镇新体系。

 

  创建科学的城镇规划设计体系。按照“一级中心、二级重点、三级传递、四级网络”要求,形成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中心村的城镇化发展格局。树立生态绿色社区家园和近水亲绿理念,遵循生态优先、宜居宜业、理性规划、精品建设、人文关怀、持续和谐原则,科学编制城市产业发展、绿地建设、水系功能、街景立面、风貌、区域功能组团等规划,体现城市规划建设“为人而规划,为人而建设”宗旨,使城市建设既具时代气息,又凸显地方特色。


  创建完善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体系。适度改造老城区,形成合理的城镇开发体系。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建道路全部建成沥青混凝土路面,减少噪声污染。坚持宜居宜业宜游原则,建设高效、快捷、方便的交通网络。科学配置学校、医院、综合市场、体育健身等服务设施,满足市民生产生活和休闲需要。


  创建现代化服务业发展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积极推进退城进区、退城进郊工程,着力打造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平台。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完善商品网点、批发市场和旅游酒店建设,发展物流、会展、商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提升服务业水平。依托中心城市区位优势,围绕生产性、生活性服务,推进服务业集聚、创新、统筹发展,提升服务档次和水平,使之成为市域经济的主业,集聚城市的人气和商气,增强上饶作为赣闽浙皖4省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能力。


  创建特色生态城市体系。居民安居乐业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的重要内容,坚持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构建民生安全保障体系。规范征地拆迁居民安置工作,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规范房地产开发和销售市场。继续坚持造城与造人并重,以打造特色生态城市为目标,努力打造“一个枢纽”、建设“四个基地”,加快城市扩容提质步伐,全面提升城市的软、硬竞争力,把上饶建设成富有特色的生态山水、生态旅游和生态工业城。

 

  构建绿色消费管理新体系

■阅读提示

  构建绿色消费管理新体系,要推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消费观;推行绿色生活、环保选购消费观;推行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消费观;推行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消费观;推行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消费观。

 

  推行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消费观。企业自身亦是一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企业要从源头上控制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制定产业、财税、信贷等优惠政策,从原料、工艺、装备、管理、产品等方面入手,评估企业产品对资源的占用是否符合绿色消费的要求,大力扶持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产品开发。企业在生产中践行“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原则,减少污染。


  推行绿色生活、环保选购消费观。用绿色产品替代高污染、高消耗消费品。以政府绿色采购为切入点,在购置办公用品、公务车辆时,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绿色产品,杜绝奢华浪费。同时引导市民转变消费观念,尽量选择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产品,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时尚。


  推行重复使用、多次利用消费观。出门自备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牙刷等,拒绝滥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降低一次性使用频率。优化饮食结构,提升饮食质量,坚决反对过度消费和攀比消费。倡导住房适度消费,鼓励使用环保装修材料,积极推广建设生态住宅区。提倡使用环保型动力交通工具。


  推行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消费观。重新审视废弃物品的资源价值。制定废弃物资回收、再生的行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销售产业链。倡导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生活方式,带头使用和购买再生商品,使分类回收、循环再生消费观成为一种社会习惯。鼓励使用太阳能和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节水、节电产品和用具,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推行保护自然、万物共存消费观。从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入手,减少对其他生态系统成员的损害,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协调。大力治理“餐桌污染”,禁止买卖、食用、穿着国家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新闻媒体要加大对绿色技术推广、绿色产品开发、绿色消费行为的宣传力度,使企业的绿色生产理念和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成为舆论主导向。

 

  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政策新体系

■阅读提示

  要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政策新体系,应强化宏观调控经济政策;强化企业治污第一责任监管政策;强化财税的支持激励政策;强化农村生态建设扶持政策。

 

  强化宏观调控经济政策。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为前提,以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友好型经济为导向,制定、完善符合上饶市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政策,提高政府在经济转型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通过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循环经济发展和清洁生产,最终实现最优生产、最实消费、最少废弃、人与自然和谐。


  强化企业治污第一责任监管政策。现代工业污染的源头在企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建立企业污染防治第一责任的综合约束监管机制。建立完善市场准入、立项评估、企业退出等机制,充分发挥企业自律、政府管理、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环境监管功效。从单纯依靠行政政策转变为政策与经济手段并举,加大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关停并转的力度,减少污染。


  强化财税的支持激励政策。制定和实施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的财税、价格、投资政策,建立完善财税扶持激励机制。通过税收调节的杠杆作用,撬动生产工艺和经营方式转变。通过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技术研发,壮大环保节能产业。整合资金投入渠道,设立绿色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循环经济发展项目和节能减排技术创新项目,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把绿色经济发展作为环保专项资金使用的一个重要方向。


  强化农村生态建设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态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以恢复和保持农村自然性状和经济发展性状高度合一为目标,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创建生态乡镇为载体,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程,积极推进乡村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着力推进农村生态恢复和保护工程,强力推进农村地区工业污染整治,使功能齐全的农村生态环境成为优化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调节阀与稳定器。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