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秸秆禁烧变废为宝
随着一堆堆粉碎后的玉米秸秆被投入料口,一条条如煤炭般黝黑的压块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今年,周村区在王村镇、萌水镇、南郊镇试点秸秆炊事取暖代煤CDM项目,变废为宝,使秋收后的秸秆又有了一条新出路。
该项目由周村区与香港万里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通过工业化转化的方式,将玉米秸秆粉碎压缩成块,是秸秆转化利用方式的创新。萌山牧业有限公司玉米秸秆压块点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每1.5—2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1吨标准煤,且含硫量极低。成型后的压块相当于中质烟煤,火力持久,燃烧性能好,成本低,便于储存,是非常优质的生活燃料,并且用水泡发后还可以作为畜牧养殖饲料。”目前,该区建成秸秆压块点4处,通过秸秆压块代煤可消耗2万亩秸秆。
只有为秸秆找到了好“归宿”,让农民获得比烧秸秆更多的利益,秸秆禁烧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并慢慢转化成为一种市场行为。为此,周村区在秸秆利用上下足功夫,成功探索出了秸秆养藕、养猪、还田等循环农业和秸秆制板加工业,以及生物质能源产业三位一体的秸秆立体利用模式。2008年以来,周村区13.81万亩秸秆年年实现100%全部转化利用。
周村区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秸秆生态循环发展之路,利用秸秆育出了绿色有机藕的萌山湖千亩荷园,带动了周边24个村发展藕池1700亩,通过收贮秸秆增加农民收入120余万元,今年8月份被中国科协和财政部联合授予全国秸秆养藕科普示范基地;利用秸秆养猪的周村豪艺养殖有限公司,是淄博市最大的自然养猪法养殖场,在豪艺公司示范带动下,周村区已建成自然养猪法养殖场8个,年可转化利用秸秆2100亩;利用秸秆造出的一系列沼气建设工程,每年节省燃料费用120万元,产生有机肥10000余吨,节省化肥购买费用40余万元……此外,周村区“秸秆——粉碎——工业制板”模式制造生态板技术,还荣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