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深度报道 >> 正文

科技为荒野编织“绿衣裳”

Eedu.org.cn 作者:高博    资讯来源: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1

  本报讯(记者高博)九月,天山北麓的荒漠里,几乎看不到光秃秃的沙丘。梭梭林和各种沙生植被不绝于目,它们牢固的根系锁住了流动的沙砾。近四年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里进行的一项“十一五”科技项目,让这片地区逐渐恢复到干旱荒原的本貌。

  本报记者在近日走访的十几个“十一五”科技项目支持的生态恢复地区,都看到了类似的积极变化——东北松嫩平原的盐碱田、贵州毕节的石漠、新疆伊犁水土流失的农区、上海崇明岛受威胁的湿地、湖北丹江口水库区的山地……各种典型地貌下的生态破坏,得到了有针对性的研究和治理。

  “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了21个有关生态保护的重大和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多个生态保护关键领域,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集中组织开展生态治理科技攻关工作。目前这些“十一五”项目已陆续通过国家验收。通过一系列生态修复技术的攻关示范,不仅取得了科研创新成果,而且将生态建设目标和当地民众利益有机结合,探索出诸多生态治理新的模式。

  以天山北麓荒漠化的生态恢复为例。准噶尔盆地南缘是新疆的农业和经济中心,但自然环境脆弱。水土资源过度开发伴随着生态需水的减少,使这里荒漠化加剧,成了沙尘暴重要的策源地。“十一五”科技项目对这一区域的水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在石河子市附近的玛纳斯河流域,新疆建设兵团的科研人员栽植和滴灌本地原生的梭梭林,使其在短时间内大量繁衍,固定沙丘。他们还对沙漠边缘的弃耕地进行改良和防治,使之成为既有经济效益,又能起到防护效果的农地。从2007年开始的这一项目得到了当地社区的支持,使8550公顷的技术集成示范区生态明显改善。

  “近几年来国家对生态的重视程度和投入明显增加了。”荒漠化治理专家,宁夏农林科学院副院长李生宝向记者介绍说,据他的观察,中国北方广袤的沙漠和沙化地区,近年来的植被覆盖都明显改善。这一方面源于国家退耕禁牧政策的推行,一方面要归功于众多科技项目的支撑。

  湖北丹江口水库区的生态困境,也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缓解。这里是南水北调的水源地,附近山区的土地瘠薄,农业开发造成的水土流失及污染,威胁着库区水质。在相应的“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下,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通过几年库周整治的科研实践,不仅找到了遏制了水土流失和农业污染的方法,而且总结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生态农业模式。

  同样,在三峡库区的岸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也消除了土地利用的障碍。水库调节水位造成大面积的消落带,使得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严重。科研人员筛选出了15种以上的耐淹植物,并实验出最优的配置,重建了三峡岸边生机勃勃的生态圈……

  据科技部介绍,“十一五”关于生态保护的21个项目,布局覆盖西藏、新疆、宁夏、青海、四川、甘肃、贵州、内蒙古等广大西部生态脆弱地区,对于国家和地方重点关注的民族聚集地区生态治理给予重点支持。不仅如此,这些项目的实施紧密依托退耕还草还林、水土治理、天然林保护及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系统研究。一系列因地制宜的生态治理技术成果,带动了当地的生态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