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人均垃圾处置量将减少25%
本报讯 今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将正式启动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试点工作,按照规划目标,“十二五”期末,浦东新区人均原生垃圾处置量将减少25%。
每户家庭发放两个垃圾桶,以分开放置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楼道门洞配置相应的分类垃圾桶,收集时采用“以桶换桶”的方式,做到垃圾不落地;运输过程中,则采用餐厨垃圾专用车,确保垃圾不混装;在处置末端,将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的厨余垃圾送入生化厂发酵降解,减少垃圾填埋量……
据统计,2010年,浦东新区平均生活垃圾处理量为4649吨/日,要实现年均减量5%的目标,2011年,全区平均生活垃圾处理量应控制在4417吨/日。
为实现“十二五”期间垃圾减量的目标,今年浦东新区将试行居民家庭厨余垃圾分类收集,即“干湿分离”,试点区域覆盖陆家嘴、三林、金桥等重点区域的101个小区,以及临港、北蔡、老港、书院等“一港三村”,涉及居民人口约21万。
有关资料显示,上海生活垃圾中厨余果皮比重约占63%。由于源头未分类,大量的厨余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一同被焚烧、填埋,处置效果不佳。加之厨余垃圾含水量高,焚烧热力不足,拿去填埋则占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居住区开展厨余果皮专项分类收集,可以将这部分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进入垃圾生化处理厂处理,实现源头减量、资源再利用。而其他垃圾则按照有害垃圾、废玻璃、可回收垃圾等进行细分。
目前,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正着手建立分类垃圾源头计量系统,全面掌握试点前后居住区的日常生活垃圾的收运量变化,积累各项基础数据,并配套相应的减量考评机制。
各街镇也在陆续制定相应方案,如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指导员队伍,负责居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日常宣传、指导,对居民的分类投放、保洁员的分拣实施监督。“十二五”期间,通过试点,浦东还将研究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逐步推广完善、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体系,进一步实现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覆盖。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广州垃圾重点分干湿两种 22小区合共投入过百万 垃圾分类何以落地生根? 北京写字楼垃圾细分十类后八成回收 上海"垃圾四分法"将简化 生活垃圾将"干湿两分" 北京首次设立垃圾分类贡献奖 贵阳全面推广垃圾分类 将发放150万个环保垃圾袋 厨余垃圾分类进社区 北京分类垃圾追踪记 破解“垃圾围城”之困 垃圾分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宣传垃圾分类 共享低碳生活 “垃圾围城”,城市如何突围?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