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态文明为抓手建设美丽厦门
一、完善顶层设计,着力推进美丽厦门的制度建设
1、科学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制定适宜厦门发展的《厦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厦门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污水整治专项规划、土壤保护防治规划等,明确提出厦门功能区域划分和分级分类管控措施,明确污水整治和土壤保护计划,为厦门国土空间布局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完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体系。研究制定和完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法规条例,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提高产业准入的能耗、水耗、物耗、环境标准,加强水资源治理、促进绿色消费、实行生态补偿和保护海洋环境。
3、强化组织领导和目标考核。建立健全国家级生态市创建工作领导体系,形成市、区、镇三级合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体制机制。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高生态建设在目标管理考核中的比重。
二、坚持低碳发展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美丽生产
1、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2、着力实施节能减排。
3、着力推进循环经济。
4、着力发展低碳产业。
三、实施“蓝天、地绿、水净”整治,着力建设美丽环境
1、推进“清洁空气”治理。将实施“蓝天工程”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工程来抓,全面推进大气复合污染综合整治,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切实减少灰霾天气。
2、推进“清洁水源”治理。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大力开展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
3、推进“清洁土壤”治理。全面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规划,加强对电镀、造纸、化工、塑料等重点防控行业、重点防控区域、重点企业的整治。实施农产品产地土壤监测。
4、推进“清洁海洋”治理。加强海岸带环境保护管理,严格落实入海污染物排放控制制度。加大环岛路沿线和鼓浪屿等滨海景区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力度,加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
四、提升宜居城市品质,着力推进美丽生活
1、打造美丽城市。要围绕“海上花园”的城市特征,加强城市建设的规划引导和控制。
2、加快美丽乡镇建设。按照“以点带面,重点发展,逐步推进”原则,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
3、推进美丽民生改善。财政持续投入以保障“医食住行”和就业就学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要提升岛外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城市文明水平。
4、倡导美丽低碳生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在全社会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节约意识,引导适度消费。
五、加强组织保障,着力构建美丽厦门的保障体系
1、构建多元化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土地供给和资金投入力度,保障垃圾处理、固废处置和节能改造、生态屏障、低碳交通设施等重大生态项目建设。
2、加大环境监管力度,维护生态安全。强化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及技术评估、监理、验收和评审等责任追究制度。
3、运用经济政策予以杠杆调节。积极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和环保收费改革,完善分类水价、阶梯式水价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度,严格执行阶梯式电价、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脱硫脱硝电价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等政策。
4、培育生态文化,提升文明素质。加大生态文明的媒体宣传力度,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创建一批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创造一批富有厦门地方特色的生态文化作品,满足社会对绿色文化的精神需求。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