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天然草原退化严重 或成为新沙尘源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新闻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4
中新社兰州6月1日电 记者1日从甘肃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获悉,近年来,由于甘南牧区普遍存在草场超载过牧的现象,当地约90%的草地出现退化,30年来已有4.03万公顷的草地因严重退化、沙化和盐渍化而成为裸地。
该局近期完成的《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草原退化不仅导致牧草生产能力下降,盖度、密度和高度大幅减少或降低,并使不可食草与毒害草也大大增加,当地草原呈现秃斑化或变成“黑土滩”。同时,天然草原退化还诱发了连年的鼠虫灾害。
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此前发布资料显示,目前,甘南50%的天然草原退化,其中沙化草场80万亩,且沙化面积以平均每年4500亩的速度递增,36处大型沙化点形成了220公里的流动沙丘带,并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
同时,分布在甘南草原99万亩的沼泽湿地已不到30万亩。1985年存在的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1800个,而在黄河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性河流。黄河玛曲段年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每年1.2亿立方米,补给量减少了15%。
“近40年来,该地已出现沙尘暴150余次。”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表示,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用不了l0年时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其强度和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其它沙尘源。“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变暖所致,人类活动影响也是导致其继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甘南位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而处于该地的玛曲草原拥有1300万亩的优质草场,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汇集区,为黄河提供了45%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玛曲地区干涸湿地、裸地、居民地、沙化土地大幅增加,而水体、湿地与植被呈明显减少趋势。
该局近期完成的《甘肃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显示,草原退化不仅导致牧草生产能力下降,盖度、密度和高度大幅减少或降低,并使不可食草与毒害草也大大增加,当地草原呈现秃斑化或变成“黑土滩”。同时,天然草原退化还诱发了连年的鼠虫灾害。
根据甘肃省气象局此前发布资料显示,目前,甘南50%的天然草原退化,其中沙化草场80万亩,且沙化面积以平均每年4500亩的速度递增,36处大型沙化点形成了220公里的流动沙丘带,并以每年3.9%的速度扩展。
同时,分布在甘南草原99万亩的沼泽湿地已不到30万亩。1985年存在的4077个湖泊如今只剩1800个,而在黄河27条主要支流中,已有11条常年干涸,另有不少成了季节性河流。黄河玛曲段年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每年1.2亿立方米,补给量减少了15%。
“近40年来,该地已出现沙尘暴150余次。”甘肃省气象局局长张书余表示,按照近20年的退化速度,用不了l0年时间,甘南州草地乃至青藏高原东部将成为中国第四大沙尘源,其强度和危害程度可能不亚于其它沙尘源。“这不仅是因为气候变暖所致,人类活动影响也是导致其继续恶化的主因之一。”
甘南位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而处于该地的玛曲草原拥有1300万亩的优质草场,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汇集区,为黄河提供了45%的水量,素有黄河“蓄水池”的美称。但是近年来,玛曲地区干涸湿地、裸地、居民地、沙化土地大幅增加,而水体、湿地与植被呈明显减少趋势。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内蒙古黑河九年调水46亿立方米稳住中国沙尘源 甘南草原绿色发展 拒绝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中国将投入巨资保护甘肃甘南“黄河蓄水池” 我国沙尘源呈扩展态势 中国四大沙尘源之一的新疆艾比湖不再起沙 北京沙尘源遭严重生态破坏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