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总体思路与对策研究
编者按:银川市“十二五”规划编制方案在去年11月中旬出台,该《方案》明确了需要会集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智力优势深入研究的9大课题。其中,委托区内外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的课题有4个,市直单位研究的课题有5个。本报请到了《方案》起草人、市发改委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银川市重点引进人才——复旦大学博士王宇,对除总则外的8大课题的提出和重要意义予以解读,本报将陆续刊登,以便让市民更加了解“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基本思路。
解读:人的观念在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也在改变着人的居住观念。以前社会只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理念首次出现在我党“十七大”的报告中,现在国内贵阳、厦门等城市率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国内很多城市也在跟进。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既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银川市通过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以及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活动,全市的生态环境得到逐步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趋近和谐,市民的生态观念逐步树立,生态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为我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当前我市资源环境矛盾仍比较突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还没有普遍形成,适宜发展循环经济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健全。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对银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我们应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更加突出位置,努力培育生态文明城市的各种要素。晚报记者殷斌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银川灭蚊出新招 鳑鲏、青蛙等"生物战士"来帮忙 银川市黄河湿地公园勾画生态美景 宁夏银川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银川斥资29亿多元用于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银川出现沙尘天气 银川叫停饮用水源地所有无关项目确保供水安全 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贵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必须要有强大的科技支撑 生态修复 "局地起沙"灾害不再困扰银川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