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环境要闻 >> 环境观察 >> 正文

解决世界气候变化问题仍需各国继续努力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5

  多年以来,中国积极推进减缓气候变化的政策和行动,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加强林业建设等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在这次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中国政府表现出了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态度、诚意和决心。

  日前,记者就我国在世界气候变化大会中所表现的积极态度和近年来我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所取得的成就采访了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吕学都。

  吕学都认为,会议总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首先,《哥本哈根协议》维护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坚持了“巴厘路线图”的授权,坚持并维护了《公约》和《议定书》“双轨制”的谈判进程,反映了各方自“巴厘路线图”谈判进程启动以来取得的共识;其次,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最大范围地将各国纳入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行动,在发达国家实行强制减排和发展中国家采取自主减排行动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第三,在发达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第四,在减缓行动的测量、报告和核实方面,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权益;第五,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科学观点,提出了将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工业革命以前2°C的长期行动目标。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吕学都表示,“2008年国家出台的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中,有2100亿元是准备投资于节能、减少污染和生态建设,有3700亿元用于技术改造和调整能源密集的工业结构中去的。”

  据了解,2008年,中国回收利用废钢7200万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520万吨;回收塑料16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财政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实施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方式对能效在1级或2级以上的10类电器产品进行推广;有关部门还加强了节能激励机制建设,完善了财政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新机制,完善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等;下调了小排量乘用车消费税税率,鼓励购买低能耗汽车,对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及建设相关配套设施给予补助,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使中国在节能环保领域、治理碳排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吕学都说,“应该看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应对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和国际压力,我们应当把应对气候变化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节约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努力控制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提升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对于一些西方媒体散布的所谓中国破坏气候变化大会的言论,吕学都向记者举了两个例子:中国政府在2009年11月26日,宣布了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希望以这个重大的政治姿态,推动发达国家能够在会议上拿出实质性行动,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果;在哥本哈根会议进行到第二周的时候,即2009年12月14日,非洲集团提出动议,要抵制除了发达国家减排义务以外的所有谈判,以抗议发达国家在谈判一周后,仍然没有提出实质性的减排行动。在大会主席与各主要集团和国家的磋商过程中,中国同意要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谈判发达国家减排义务上,满足发展中国家的关切,使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减排指标能够切实取得进展,同时建议其他议题谈判也可继续并尽快取得成果。中国的建设性立场化解了这场谈判危机,使得会议能够继续。

  “在会议中,中国代表团多次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在各国争执的问题上进行了很好的协调,推动了会议取得成果,充分显示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大国应该具有的风范。”吕学都表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