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植物园发现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新技术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华南植物园网站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4
华南植物园土壤生态与生态工程学研究组博士研究生张杏锋在导师夏汉平研究员的指导下,深入开展了牧草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潜力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土壤Cd浓度为8 mg/kg时,杂交狼尾草(Pennisetum americanum (L.) Leeke × P. purpureum Schumach)、热研11号黑籽雀稗(Paspalum atratum cv. Reyan No. 11)、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Ⅱ)、串叶松香草(Silphium perfoliatum Linn)生长100天后,其地上部Cd提取量分别为624、179、21 和 15 µg/棵;在土壤Zn浓度为600 mg/kg时,杂交狼尾草地上部Zn提取量达到8,189 µg/棵,其他3种植物严重中毒甚至死亡。研究结果推测,要将土壤Cd浓度从8 mg/kg降低至1mg/kg,杂交狼尾草仅需要12年,热研11号黑籽雀稗仅需32年,热研2号柱花草和串叶松香草分别需要95年和476年;要将土壤Zn浓度从600 mg/kg降低至200 mg/kg,杂交狼尾草仅需40年。
因此,研究表明,杂交狼尾草和热研11号黑籽雀稗可作为植物提取技术的优良草种,前者可修复Cd和Zn污染土壤,后者可修复Cd污染土壤;串叶松香草可应用于植物固定技术修复Cd污染土壤;热研2号柱花草对Cd、Zn污染土壤均无修复能力。这一研究结果近期已在线发表在农学工程领域权威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IF2008=4.453)上。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重金属污染整治方案正抓紧制定 尝试建监测体系 湘江重金属污染严重 有望启动排污权交易试点 湘江告急:重金属污染威胁众人饮用水安全 湘江重金属污染整治进入国家层面 用12年彻底根治 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碰撞中推进 专家呼吁:机动车重金属污染应引起人们高度重视 珠三角菜田遭遇重金属污染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