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北 >> 青海 >> 正文

生态监测得出喜报三江源林区扩大生物量增加

Eedu.org.cn 作者:芳旭    资讯来源:西宁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0-6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省环保部门实施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项目顺利进行,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三江源生态功能恢复明显。截至目前,来自三江源重点区域生态监测的现场调查显示,三江源生态呈现林区面积扩大、生物量明显增加的趋势。

  据了解,本次监测主要围绕三江源重点区域草地植被和典型区域植被光谱进行重点监测,三江源重点区域草地植被监测,主要对玉树县隆宝滩湿地生态系统综合站、珍秦草地生态系统综合监测站和玛多县沙化治理项目区、治多县沙化治理项目区、达日县黑土滩治理项目区、泽库县黑土滩治理项目区、同德县鼠害防治项目区等重点项目实施区草地植被状况进行现场监测。监测范围有:典型区域植被类型、地面生物量、植物种多样性、土壤样品采集等;典型区域植被光谱监测,获取重点区域草地监测和典型植被光谱数据,为定量遥感监测和遥感反演提供数据支撑,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程的生态评估提供数据积累。

  据悉,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源区生态功能恢复明显。主要表现在林区面积扩大、林木生物量增加。比起2005年,目前森林面积净增加16.1平方公里,有林地增加24.94万亩。工程实施以来,工程区盖度年均增长2.1%,非工程区盖度年均增长1.3%,较非工程区增加0.8%。乔木年均增长1.37%,灌木林增长7.9%。另外,以三江源区——曲麻河保护分区为例,与2010年的观测数据比较,藏野驴和藏原羚种群明显增多;而岩羊出现了多达144只的种群;藏羚羊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两万只,恢复到目前的七万多只;野牦牛也被多次观测到了53只以上的种群;猎隼、大鵟等猛禽数量都有所增加;斑头雁和赤麻鸭等国家三类以上野生动物的栖息活动范围也呈扩大趋势。(作者:芳旭)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