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从我做起
□本报记者/子 娟
2月1日下午,在省城城东区一家自助餐厅内,客人爆满,大部分餐桌上都摆满了各种食物。餐厅工作人员不断补充着柜台里的肉片、蔬菜和海鲜。“50块钱一位,大家吃多少都可以,吃完再拿,不要一次拿那么多,以免造成浪费。”记者发现,隔不长时间,餐厅工作人员就重复一遍这样的提醒。
“以前看着新鲜的食物白白浪费,我们虽然很心疼,但也很无奈。”餐厅经理告诉我们,“现在虽然还是有浪费现象,但最近好了很多,一方面我们餐厅不断对顾客进行提醒,另外好多客人也自觉了,他们相互之间也互相提醒在取食物时不要取多了。这真是一种好现象,毕竟浪费是可耻的,现在节约是一种时尚。”
2月1日晚,商业巷小吃城2楼一家锅贴摊位前,几位女士将未吃完的锅贴装进食品袋中带走。记者在小吃城里转了一圈,发现只有极个别的餐桌上剩有食物。小吃城的工作人员说,现在人们一般吃多少点多少,有些吃不完的也主动带走了。像锅贴这样的小吃,过去吃不完一般是不打包的,现在也都打上了。
2月2日中午,记者在五四大街一家饭店的一间包间里,见到了西宁一所中学的陈老师一家正在聚餐。陈老师为每位家人点了一道菜,然后又点了一道大伙儿都比较爱吃的菜。“一家人吃饭爱吃啥就点啥,够吃就行,没必要讲排场。”陈老师深有感触地说,“一饭一粥,当思来处不易,中国人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一年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舌尖上的浪费’真是太触目惊心了。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也要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西大街一家酒店订餐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往年这时候接待的迎新会、团拜会一个接一个,他们忙都忙不过来,今年不少机关事业单位都将订单取消了,来这儿聚会的大多是民营企业或亲朋好友聚餐。酒店负责人说,今年酒店主要将精力放在服务好普通市民家庭聚餐和朋友聚会上,对年夜饭也做了许多改进,包括提供半成品、熟食等等。
采访中记者感觉到,现在,杜绝浪费、倡导节约在这个城市有了真切体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过程中,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低碳、绿色、健康、积极的现代生活观念。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过个低碳环保快乐年 低碳春节最时尚 兰州环保志愿者倡议:吁摒弃陋习低碳文明过大年 低碳迎春节 安徽年轻人响应号召争做“弃炮族” 西安低碳春节换来优良天 鞭炮声少了,低碳没减年味儿 环保部门呼吁市民少燃放烟花爆竹 过低碳环保年 低碳春节、绿色寒假 春节如何低碳? 高青县常家金穗小学:"低碳环保过春节" “低碳”春节重在意识 大学生低碳过新年:骑自行车走亲戚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