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博斯腾湖生态补偿机制范围
作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维系着巴州80%人口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被誉为巴州的“母亲湖”。同时,博斯腾湖也是全国八大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之一和塔里木河流域生态治理项目的水源地。
然而,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博斯腾湖周边县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周边农田盐碱化严重,每年向湖区排放农田废水等近4.8亿立方米,携带盐分约70万吨。导致芦苇面积由80余万亩下降至60余万亩,致使博斯腾湖大、小湖区之间水体自净能力和生态修复能力急剧下降,如今博斯腾湖已由淡水湖变成咸水湖。
在博斯腾湖的生态治理修复中,巴州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业排水污染;在博斯腾湖周边不上新工业项目,积极推进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立博斯腾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每年为博湖县补偿1500万元左右。这些措施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对于博斯腾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仍然是杯水车薪。
这些年,随着开都河水量逐年减少,博斯腾湖水位持续下降,从2002年的海拔1049.39米降至2013年的海拔1045.02米,距巴州《博斯腾湖流域水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条例》法定的海拔1045米最低警戒水位不足0.02米;大湖区水面面积从1262.3平方公里缩减至当前的918.9平方公里;蓄水量由93.82亿立方米减至当前不足约59亿立方米。
据当地水利部门的水情预测,2014年博斯腾湖将进入枯水期,水情形势更加严峻,若湖水位降至海拔1044.8米,博斯腾湖东、西泵站将无法扬水,孔雀河将面临断流的危险,会危及到下游120余万人民生产生活及工业供水。 (韩沁言)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生态补偿,提高标准完善机制 严守新疆博斯腾湖生态红线 《苏州市生态补偿条例》有望明年出台 用“生态补偿”为长江口疗伤 武汉湿地将获生态补偿 新疆治污种苇为我国最大内陆淡水湖再造人工肾 南京水稻和公益林生态补偿额度翻番 河南省公益林生态补偿金标准提高 “森林趋势”生态补偿项目社会经济调查组赴丰宁调研 海南:生态补偿助力山区群众致富 生态补偿金要直接给到村 生态补偿“活水”待引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