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留住重庆蓝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
在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中,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被划为重庆的“大都市区”,同样要抓大生态。近两年来,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呈现出山青水绿的景象。
近来,一个宛若小天池的美景在网上被网友疯传,晒出不少美图。这样的一个美景“藏”在渝北区玉峰山镇的山峦间,被网友赞为“小九寨沟”。
谁能想到,3年前,这里还是烟尘蔽日的采石场。50余家采石企业进场作业,高峰时每天7000余辆货车轰鸣而过,让玉峰山满目疮痍。
近年来,渝北区委、区政府投入1000多万元将采石场全部关停。留下的39个矿坑积水后形成湖泊,渝北区计划将其打造为矿山遗址公园。玉峰山镇还根据周边气候和土壤情况,规划了万亩葡萄沟,已种植葡萄近3万亩。当地村民流转土地、到葡萄园打工、销售土产,人均年收入从以前的2000多元增加到13000多元。
玉峰山镇的变迁,正是我市着力保护好“四山”城市生态屏障和“两江”等水域生态廊道,强化污染治理的一个例证。
璧南河是璧山的母亲河,主河道全长73公里,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区域70%以上的经济总量分布在沿河流域。它曾经“水黑如墨,臭不可闻,鱼虾绝迹”。
近年来,璧山集中开展全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关闭造纸、电镀、化工等工业企业,取缔禁养区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同时积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强水源涵养和自净能力。如今的璧南河碧波荡漾,初步治污目标已实现。
环保也是大产业,区域发展增活力
在万州工业园区内的重庆冀华环保设备展销厅,记者看到,虽然企业才投产不到半年,但其生产的众多生态环保设备,已广泛用于重庆市的扬尘污染监测、水质监测、汽车尾气监测等领域,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7000万元。
为加快生态环保产业发展,2014年,万州多方招商选资,最终成功引入了国内环保龙头企业先河环保,并成功组建重庆冀华环保,力图以此为基础,涉足潜力巨大的西南地区环保市场。
未来,以重庆冀华环保为龙头,万州生态环保产业将以每年近50%的速度增长。预计5年内,可形成3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成为万州新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丰都县大力发展肉牛产业,为处理肉牛的排泄污物,该县要求圈舍与沼气池、青贮池、发酵棚等配套建设,并引进对牛粪进行加工的微型企业。目前,丰都县肉牛产业的微企已扩展到种植,养殖、加工、餐饮、污染物处理等行业,既延长产业链、改善生态环境,又吸引了更多投资者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一举多得。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王秀模说,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的任务,需要政府和市场协调发力来调动各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无疑是借用市场力量使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市出台了《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生态环保领域;成立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推动废气、污水、垃圾等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成立获多家银行授信达150亿元的重庆环保投资有限公司;设立10亿元环保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拉动40-50亿元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保领域。
据统计,2014年全市环保产业实现销售收入约399亿元,同比增长19.1%,位居全国前列。
链接
璧山安装电子标签1894个基本实现辖区污染源网格化精准管控
本报讯 (记者 陈维灯)近日,记者从璧山区环保局获悉,该区大力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程,目前已安装电子标签1894个,视频监控设施41套,在线监测设施46套,工况监控设施35套,基本实现辖区污染源网格化精准管控。
记者在璧南河河面看到,安装在河中间的自动监控预警设备如同一个航标灯,有三块太阳能面板,设备顶端还安装了一个摄像头。
璧山区环保局副局长罗俊介绍,这些太阳能面板能为设备提供所需的电源,摄像头是用于监测河面的漂浮物,这套设备能自动收集水质情况,然后用无线方式将监测数据传输到物联网信息中心,数据三秒钟更新一次。
通过环保物联网手机终端,监测人员可以实时对一些环境质量数据进行查看,同样也可以通过这个终端对部分企业的排污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作为全市首批环保物联网建设试点地区,璧山目前已经在璧南河上安装了3个自动监控预警设备,这些设备直接与环保物联网信息中心相连,监测人员能第一时间通过环保物联网手机终端,第一时间获悉水质变化情况。
除了助力水质监测外,璧山还利用环保物联网技术进行扬尘和噪声在线监控。该区物联网平台与市环保局数据中心、12369系统和移动执法等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同享,初步实现管理与技术有效融合。进一步延伸打造“市环保局—区环保局—镇街—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璧山环保指挥调度中心与31名区级环境监察人员、59名镇街、高新区管委会环保专职人员和201名村社专兼职环保员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该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显著提升,环保分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辖区污染源网格化精准管控基本实现。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