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千年变迁打造川西农耕湿地公园
再现成都平原千年变迁
这里的临济湿地特指存在于邛崃市临济镇郑航村、包塘村、范店村一带约140至270公顷的“烂坝子”。在农耕体系语境下,这种湿地被称为“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等。调查组认为,此类湿地不仅有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环境载体,还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基础。“临济湿地几乎代表了成都地区湿地环境与农耕文明的变迁史,可以说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成都观鸟会理事长沈尤说。
打造为川西农耕湿地公园
临济湿地位于成都平原以西偏南近山浅丘地带,西北面的龙门山和东南面的总岗山将这里合围成东北面开口的台地。沈尤提醒,随着城镇化、工业化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加剧,这些“冬水田”、“烂坝子”、“下湿田”几近演化到完全的人工湿地,这本活的教科书即将合上它鲜活的书页。因此建议将临济湿地打造为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在“川西农耕文化湿地公园”区域内建设适度规模的“农耕文明田园小镇”,并纳入成都及四川生态旅游体系。
调查组还希望相关部门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遏制湿地干硬化的趋势,尽量保持其环境演替的状貌。目前,成都平原重要湿地调查仍在进行。
早报记者李庆实习生夏娟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