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西藏 >> 正文

西藏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Eedu.org.cn 作者:次旦卓嘎    资讯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14

 

    铁拳挥舞——

    环境执法力度加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

    这些年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既没有用停止发展来维系,也没有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而是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然而西藏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江白说,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我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我区始终把保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权。目前,西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只要是对生态有影响的项目,即使是挖金子我们也不干。”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的声音。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铁资源,这是继全面禁止开采砂金资源后的又一项保护高原碧水蓝天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西藏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江白介绍,西藏的罗布莎、香卡山铬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都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为资源开采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仅环保投资就达15.4亿元,青藏铁路建设还填补了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如今走一趟青藏铁路被游客称为“生态之旅”。

    以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一切潜在的污染源、严格环境准入、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是我区环保部门的工作思路。为此,我区环保部门沿着这条思路,开展了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工作,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15小”、“新5小”企业,投入10亿多元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实现了主要污染企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十二五”期间,我区环保部门将以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采取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强化节能减排、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加强环境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措施,保障西藏生态环境良好。

    日新月异——

    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化建设加快

    2004年6月,拉萨市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开展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白色发泡塑料餐具的禁止白色污染行动,从生产源头上杜绝一次性塑料袋的存在,并于2010年底实现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如今,走在拉萨大大小小的超市内,见不到任何塑料购物袋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纸袋、布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无纺布购物袋。

    在拉萨,居民房顶成片的太阳能热水器随处可见。居民院内,到处可见聚光式太阳灶。走在当热西路上,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的路灯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拉萨街头的护栏灯,在顶端安装有太阳能聚光板。拉萨越来越多的酒店、医院等场所都已经用地热进行取暖。在阿里、那曲地区目前已广泛利用被动式太阳房技术建设太阳能阳光房。各种新能源逐步走进百姓生活,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了生态环境。

    2010年3月19日,西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羊八井开工建设。该项目25年寿命期内将生产约4.3亿度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15.05万吨,减排40万吨二氧化碳、120吨粉尘和4.06万吨灰渣。

    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年——2015年,我区要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民传统能源替代率将达到60%。

    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一个个旨在保护我区生态安全的规划、方案不断出台。去年3月1日,《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西藏成为全国率先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的省区之一,标志着拥有全国最大湿地面积的西藏将依法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为全面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江措拉姆介绍,今年,我区将编制完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方案》、《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西藏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完善《西藏生态补偿研究报告》,开展《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及相关政策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

    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加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把西藏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此,自治区提出建设“生态西藏”的目标,以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在未来20年内,着力打造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七大体系。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我们要始终牢记保护生态这个重要责任,全面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着力加快生态西藏建设步伐,加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美好蓝图已绘就。站在新的起点上,相信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雪域高原必将永久展现蓝天碧水。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