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然林绿染三江
新华网昆明1月21日电(记者 浦超)西部大开发以来,云南省全面实施以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为重点区域的天然林保护工程,使昔日的生态脆弱区发展成今天的植被保护示范区,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云南是我国主要林区之一,地处长江、珠江上游,境内还有怒江、澜沧江等大江,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云南天然林保护工程范围主要是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林区,天然林面积很大,不仅是多样性物种保护地区,也是生态脆弱地区。按照国家有关要求,自1998年10月起,云南省在金沙江流域的迪庆、丽江等地和西双版纳州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关闭禁伐区内木材交易市场。随后几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县从最初的十几个发展到全省13个州市的78个县,覆盖了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重点流域的大部分地区。
10年来,云南省共投入天然林保护工程资金58.62亿元,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3493.96万亩,全省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森林覆盖率得到快速增长。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9.25%增加到64.69%。尤其是森林资源消耗大幅降低,据统计,云南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区内森林资源年均消耗量由1997年的2890万立方米减少到2008年的1641万立方米;新建沼气池88万口,共节约烧柴307万吨,减少了森林资源消耗,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并成功实现了砍树人向种树人、管树人的转变。
现在,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西双版纳等“三江”地区的天然林全部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植被得以恢复,水土流失得以控制,自然灾害减少,生态环境改善,水资源数量增加,一些干涸的水源和泉眼开始出现水流,亚洲象、金丝猴、红豆杉等一些珍稀动植物种群和数量明显增加。据云南省林业厅统计,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云南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快速增长。林地(森林)面积由1997年的16881万亩上升到2008年的18383万亩,年均增长8%。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