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温平村:绿荫下的跨越发展之路
布谷声声、满目青翠的仲春时节,走进茂兰镇温平村的茶园、核桃林,全村性的绿色产业成功典型让人感到振奋。村落,幢幢精巧别致的“小洋楼”在绿树修竹辉映中拔地而起,新农村的美好愿景可望可及。温平是怎样“由温变热”、“由热变美”,解读温平的发展,感受到农民群众大干产业、建设美好家园的火热情怀。
万亩核桃,“摇钱树”下谈“跨越”
就在人们栽下几十厘米高的核桃幼苗谋划2010年人均万元可支配收入的时候,温平村80000多棵已经挂果和即将挂果的泡核桃幼树已提前给农民带来了令人欣喜的效益,这一效益,将至少早于大多数村5至8年左右的时间。 温平村,立体气候特色鲜明,在传统农业发展中,除河谷少数几个组主产粮、蔗可以解决基本温饱外,中高海拔的大部分农户千百年的传统农业,年复一年玉米、荞麦种植,村民深感富裕生活遥不可及。从1995年开始,村党支部抓住国家退耕还林的优惠政策,带领村民脚踏实地开始了产业结构调整,把核桃、茶叶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目前,全村已种植核桃1万亩。其中,1995年至2000年种植的有6000亩,并有4000亩的核桃树已开始挂果见效益了。2009年,全村核桃收入达50多万元。村民对党支部书记字正华说:核桃这棵“摇钱树”种对了,今后,我们更加精心管护好,让它真正成为“致富树。东瓜林组村民字文军深有感触地说:1998年我家嫁接了100多棵泡核桃,近两年,这些核桃树都已经开始挂果,今年的核桃收入预计突破8000元,随着核桃丰产期的逐渐到来,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可以做个粗略而保守的计算:温平村人均有核桃40株,再过3年普遍挂果以后,按每株平均产核桃10公斤,每公斤16元计,人均核桃收入6400元,加上另一项支柱产业茶叶和辅助产业甘蔗,温平村人均万元可支配收入,有把握提前实现。一个自然条件并不优越的山区村,其跨越发展的产业来自村民持之以恒的种植业,且牢靠的基础、前景美好。温平村的发展模式将成为我县广大山区村的样板。
茶园
采茶
满坡茶园,村民选准增收路
在温平村,随处可见标准化的茶园。全村现有茶园3800亩,其中,标准化种植的3000亩,今年,全村茶叶收入将突破350万元。温平村在发动群众种植核桃的同时,为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组织发动农民进行标准化茶园建设。2007年,茶价高涨时,全村仅茶叶收入就突破了900万元。支部书记字正华家种植40多亩茶,收入达15万元,其他农户的收入也很可观。有的种植大户,收入超过了20万元。去、今两年,茶价虽然走低,但部分农户茶叶收入仍然可达3至5万元,种植面积少的农户,茶叶收入也在5000元以上,全村茶叶人均收入仍然在1500元以上。
温平村农民在发展种植业中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在全镇出名。为了这片希望的茶园,当地农民群众每年都在精心进行中耕、施肥、修剪、台刈、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村干部向组干部示范,组干部向村民示范,一家看一家、一家学一家,互帮互学,把全村茶园管护得生机盎然。绝大多数村民靠种植业收入建盖新房、购买家电、车辆已迅速成为现实。
民居
林中“别墅”,现代文明进山乡
温平村虽然远离县城,但村民自豪地说:“洋房”、汽车 不是城里和城郊人家的专利,城里人能享受的我们山里人也能享受。600户2610人的温平,已经拥有砖混小洋楼128幢。由于农村宅基地都比较宽敞,加之四周有果木、茶园装点,其居住环境舒适。经党支部对所有农户经济状况的分析:按现在村民存款积蓄,全村有40%左右的农户有能力建新房,有30左右的农户只要再有2至3万元贷款,也可以建新房。如今的温平,那种被炊烟熏得漆黑老屋,已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据村委会初步统计,村民拥有有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1000多部,有摩托车480多台,农用车16台。电视、电扇、组合音响、席梦思床等早已不是什么奢侈品。随着通达工程的实施,村组公路全面打通,虽然远离城镇,但村民的出行变得更加方便快捷。现代文明的新风,开始融入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山乡。
和谐发展,村官“双带”善引领
“村看村、户看互、群众看干部”的老话题反映着温平的新发展。多年来,温平村两委干部始终把群众利益摆在首位,处处为群众着想,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办实事。支部书记字正华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在乡村,要大力发展产业,党员干部就要率先垂范。为了带动村民发展产业,支部书记自己高标准种植了核桃50亩、茶园40亩,担任核桃和茶叶种植协会会长;村委会副主任种植甘蔗217亩,开办了石厂,担任甘蔗技术辅导员;文书也种植了50亩美国山核桃、20多亩泡核桃、20多亩茶,担任核桃和茶叶种植协会副会长。支部委员和普通党员都担任组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带头致富。村民杨应华这样说到,要怎样发展,怎样致富,看看村里的党员干部如何做,我们老百姓心里就有谱了。
在发展产业的探索中,村党支部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党小组建在产业上。党小组查产业、党员比贡献就是温平村党支部下面党小组活动的一种方式:党小组通过深入茶园、核桃林逐一检查党员户的种植和管护水平,然后比贡献、找差距、谈整改。以此激发党员的带头作用,率领全村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奔小康。解读温平村,我们不仅看到了村官们带头致富的样板,更看到了他们带领党员和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实干与成果。
看着温平村漫山遍野茁壮成长的核桃幼树,看着数千亩生态环境好、春茶发芽整齐的茶园,看着村组干部和村民对自己培育的绿色产业的挚爱,看着采茶妇女洋溢在脸庞上的自豪,县委书记宋红临对温平村产业培育的丰硕成果给予高度赞扬,指出:温平村的绿色产业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温平村绿色产业能有今天的成果,是村两委干部一届又一届接力奋斗的结果,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支部的凝聚力、执行力、向心力体现在村民发展产业的成果上。这一成果昭示了发展产业,人是第一要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求茂兰镇党委、政府把温平村的产业作为全镇的一面旗帜树起来并加以推广,用事实说话,用成果说话,用温平村的发展模式,使勤劳的山区农民在绿荫下走出一条富裕之路。县直部门和茂兰镇主要领导要注重总结提炼温平经验,把温平的典型经验推及到全县广大山区,做活中低产林改造这篇大文章。(吴逵峰 木永明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