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西南 >> 云南 >> 正文

滇池湿地凸显四大效应“城市之肾”活力焕发复制链接 打印 大 中 小

Eedu.org.cn 作者:王仪    资讯来源:昆明信息港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9
  水中鱼虾畅游,身旁鸥飞蝶舞,岸上树木郁郁,湿地芳草萋萋,明媚的阳光下,静蔼的滇池水波荡漾,人鸥相戏,人树相依,人花相映,人与自然和谐相融……5.4万余亩生态湿地环绕滇池,它不仅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物种资源以及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其所形成的人文资源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市民及旅游者对昆明关注的目光。

  景观效应:诗情画意交融成“人间天堂”

  从一条木质栈道走进依照“生态最大化,人工干预最小化”而建的西华湿地公园,最大程度地依照其原有环境,就连栈道旁的野草也不会主动割掉。 “除了脚下的栈道,其他几乎没有人为设施”,连片的芦苇随风摇摆、一排排绿树的倒影与水中水生植物交相辉映。去年栽下的中山杉长得茁壮,在原产地冬天会枯落的树叶,在昆明却换了脾性,并不落,而是泛着桔色,艳丽的色彩点缀了天空与周遭的风景。 与其相邻不远的山邑村湿地,则依着原有的坡地而建,形成错落有致的梯度,再与抬头即可见的西山相伴,分明是三度空间。来到呈贡滇池生态景观湿地公园,放眼望去尽是红花绿树,随着微风轻拂,空气里是淡淡的清香,慢慢行走,眼前景观各具特色:芦苇、茭草、柳树、落羽杉、中山杉穿插其间,慈竹植于湿地边缘,湿地中乔木、灌木、挺水植物及浮生植物的合理搭配,色叶植物与显花植物、落叶植物与常绿树种的相互补充,形成了湖滨生态立体景观,再现了昔日滇池湖滨湿地“三春杨柳、九夏芙蓉”的美景。 在滇池度假区,423公顷的生态湿地,静静地守护着滇池。沿岸的植物多样,各显风姿。从滇池湖畔瞭望过去,能感受到视野之开阔,水声拍打,鸟儿齐鸣。一条人工修筑的小道往滇池中延伸,走在这条小路上,任凭湿润的清风拍打着脸庞,这是和自然的亲密接触。晋宁东大河河口湿地同样令人沉醉,河水清澈透亮,湿地中长满柳树、乐昌含笑、垂丝海棠、八角金盘、灯心草、马蹄莲等乔木和水生植物,这些植物如诗般的名称,听起来就让人心旷神怡。四万余平方米的草坪,可静坐听风的小亭,可穿行其间的木桥,在蓝天下辉映成一幅画。落霞与鸥鸟齐飞,秋水伴长天一色。诗情与画意交融,难怪有人说:湿地是人间的天堂。 生态效益: “入住”鸟类越来越多被喻为“城市之肾”的人工湿地,其基本原理就是在一定的填料上种植美人蕉、富贵竹、芦苇等特定的植物,将污水投放到人工建造的类似于沼泽的湿地上,当富营养化水流过人工湿地时,经沙石、土壤过滤及植物根际的多种微生物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在每一片湿地,都少不了芦苇,原因很简单,芦苇被称为地球的“第二森林”,是湿地中的优势物种,易成大片苇塘,是候鸟生息繁衍后代的重要场所,从而形成以芦苇为中心的生物循环系统生态圈。此外芦苇还能清洁水质,吸收水中污染物,所以用芦苇是湿地生态恢复的最佳选择。滇池周边已建成的5.4万亩湖滨生态湿地,成了生态环境重要的“调节器”,成为迁徙鸟类的理想驿站,吸引了许多鸟类来昆明“安家落户”。消失已久的冠鱼狗、白琵鹭、红翅旋壁雀又重新翱翔在滇池湖面上,近二三十种鸟类首次在昆明被发现,一幅鸟类繁衍、物种聚集、水质变清、烟波浩渺的高原水乡画卷扑面而来。滇池湖滨生态湿地逐渐成为鸟类的天堂。走进湿地,美景让人流连忘返。闭上眼,听清脆的鸟鸣奏出一曲交响乐,或是低喃,或是高歌,这边唱来那边和,天地为之动容。睁开眼,看一只红翅旋壁雀掠过芦花,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草丛里,一只野鸭静静地凫在水面;再远处,一群海鸥和一些叫不出名儿的鸟儿时不时盘旋飞舞,总会带给你许多惊喜。随着人们保护意识的增强,滇池周边生态环境越变越好,“入住”昆明的鸟类也增多了。据晋宁县滇管局的工作人员说,他们还曾见过两只结伴而来的天鹅,看起来是一对夫妻,耳鬓丝磨,呢呢喃喃。那奇美的画面,让人不敢呼吸,怕惊扰了那场美梦。 昆明市鸟协负责人曾提到过,昆明鸟类种类进入增长最快的时期是从2007年年底以来。根据对滇池鸟类的调查,5年来,昆明新增鸟类20种左右,大部分生活在滇池湿地里。 据不完全统计,半个世纪以来,至少有25种鸟类在昆明消失。近几年来,由于绿地面积增加,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昆明出现了一些从未被记录过的鸟种,如三趾鸥、白头鸭等多种鸟。鸟类专业人士在分析昆明鸟类近年来的变化数据时认为,一些鸟的留居情况有所改变,如灰椋鸟和北红尾鸲曾是冬去春来的冬候鸟或旅鸟,但近年来发现有的种群在昆明繁殖,成了终年留居的地方性留鸟。鸟类种群数量也有所改变。上世纪60年代昆明鸟类的数量较多,平均每小时在城市公园能遇见近百只鸟,而上世纪90年代降至30只左右,目前也在百只左右(红嘴鸥除外)。说明数十年来,昆明鸟类的种群、数量曾有过明显减少,近期又有所恢复和发展。”

  社会效应:休闲好去处旅游新景致

  人工绿地生态系统、自然植被生态系统、观光生态系统以及调和型生态系统,使呈贡·滇池生态景观湿地公园形成独具地域文化特色,森林式绿色生态长廊、景观长廊、休闲长廊,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休闲娱乐。市民张忠实说:“每天晚上和家人一起在湿地内的小路上散步,美不胜收的景色驱赶了一天的劳累,让人感到无限惬意。” 周末到各个湿地转一圈,每处都有全家出游的,有朋友相约的,有拍婚纱照的,有本地居民,有外地游客…… “自从生态湿地建成后,只要天气好,每逢周末我都会带着家人一起来这里休闲娱乐。”市民赵立伟说,他家住在丰宁小区,每到周末就会开车带着全家老小,或去西华湿地,或去海埂湿地,因为那里“空气清新,环境优美,远可眺西山,近可观滇池,看老人神清气爽,看孩子蹦蹦跳跳,幸福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西华湿地几年前还是一片脏乱差景象,如今,这里已经种上了大面积的水生植物,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以体验到游走在成片的芦苇荡中,呼吸湿润空气的全新感受。 前不久刚成为新娘子的四川姑娘李美娟捧出一大本影集,一张张地翻看着里面的幸福瞬间,照片里的外景几乎全是在山邑湿地和西华湿地拍摄的,“之前还想过去海南或是大理拍,后来朋友推荐了湿地,就去看了,结果一下子就爱上了,那里真是太美了。”李美娟把照片发到网上给老家的朋友们看,引来朋友一片惊呼,都追着她问,这是哪里啊?着实让她得意不已。据昆明几家大的婚纱影楼介绍,各个湿地已然成为新人拍摄婚纱的首选之地,那里也颇受摄影师们的青睐,“随便一按快门,都是一张好照片。” 湿地也成了老年人的乐园,住在正和小区的马大爹就经常约着老伙伴们,到海埂湿地,找个亭子坐下来,吹拉弹唱过一天,“空气好,心情好,人就精神,好像越活越年轻了。”马大爹笑呵呵地说,身旁的老伙伴们也都跟着点头说,“是呢是呢”。 “昆明人真是有福气啊。”从辽宁来旅游的杨春薇在朋友的陪伴下,到湿地里转了转,然后去大坝上喂海鸥,她说,昆明的美景让她乐不思归了。据了解,仅西山区的几处湿地,周末时会有3000左右的游客前来,晋宁的几大湿地,也有两三千人。如此算来,滇池周边的湿地,保守估计都有上万人在里面休闲,享受与自然亲近的乐趣与快感。

  经济效应:多条腿走路处处是商机

  纵观全市湿地,除了个别的还未开放,其余皆是全开放式的,没有门票,人们想进来就进来。门票这一块的收入自然就不存在了。看起来,似是湿地建设并未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其实不然,度假区有一个423公顷的生态湿地,静静地守护着滇池。由于滇池度假区坚持“招商选资”,生产制造、污染较高的行业无法进入度假区发展,因此出现了投资回报短期见不到成效的结果。但是,许多国际公司正是看中这里的好环境,愿意来此入驻发展旅游休闲产业:如引进法国CDA集团项目,打造旅游度假综合休闲区;与和谐航空公司合作,建设直升机服务区,飞机的起降点就设在大渔片区内。随着这些项目的推进与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带动不可估量。西山区在建设湿地的初期便考虑到湿地的经济效应,从村民手中租来土地,引进企业进行苗木种植,企业在种植苗木的过程中,对湿地进行适当的管理和维护。同时,村民可就近在苗木企业里打工,既有租地的收入又有打工的收入。目前,已有30家企业在西山区建苗木基地。呈贡和晋宁等地也都采取了这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的思路,借助公司、企业的力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到滇池保护治理中来。此举带来的是三赢的局面:缓解了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压力,企业见效益,村民有收入。晋宁还在探索自己的路子,引进一家企业在古城河湿地试种了100亩生态藕,这片地里原本是栽种芦苇,其管护成本颇高,且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种藕则不然,亩产可达1至2吨,不打农药不施肥,纯生态的产品还未采摘便被蔬菜运营商紧盯上了。有人的地方就能产生价值。游客如织的场景,让湿地周边的村民自然也是乐在其中,烤包谷的,烧洋芋的,卖水的,小摊子一支,就能见收入,何乐而不为?沿线附近的饭店更是人气十足,赚个盆满钵满。(首席记者王仪摄影报道)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