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沿海生态防护林成鸟类天堂 吸引珍禽栖息
中新社汕头3月13日电 (李怡青 陈妍)联合国环境与规划署的“南中国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示范点,设在汕头市苏埃湾红树林。这里栖息着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黄嘴白鹭、池鹭、灰雁、天鹅等鸟类上千只,还有极其珍稀的岩鹭,成为鸟类的天堂。
近年来,广东汕头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目前已完成造林、补植和封山育林任务9.89万亩,在封堵该市289公里长海岸线上的沿海防护林带风口9个、长度9.7公里(造林0.57万亩)的同时,加大防护林纵深山地上增绿补绿造林力度,在很大程度上抵御了台风、海潮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基本构建起沿海区域防灾减灾的“绿色长城”。
近年来,汕头市一大批中央扩大内需沿海防护林造林、湿地国际示范区、中日友好纪念林、中国绿化基金会碳汇林、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水源涵养林以及广东省林业生态文明万村绿大行动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得到全面实施。
中日友好纪念林——汕头市澄海区红树林项目从2007年开始实施至今进展顺利,第三期造林任务于2010年全面完成,共营造红树林75公顷,与原有红树林连成一片绵延20公里。“中日绿化友好纪念林”是2007年中国绿化基金会与大阪府日中友协在汕头市签订合作营造沿海滩涂红树林项目。目前在澄海区的种植地点上的沿海滩涂,已筑起一片防海暴潮绿色屏障,红树林伴生生物和其它生物如螃蟹、海蛇、蜻蜓和白鹭等鸟类栖息其间,形成一幅亮丽风景画,成为广大市民休憩观海的好去处。
“红树生海底,绿叶连天边。”连接成片的红树林为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汕头种植红树林10多年来,不仅给鱼、虾提供憩息场所,附近滩涂再没发生过赤潮。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成为鸟类赖以生存的“乐土”,每年往来的候鸟达数十万只,种类有100多种,其中不乏黑脸琵琶鹭等珍稀动物。
汕头市地处粤东沿海,目前,该市已初步构建起沿海防护林体系为主体的国土生态绿色屏障和生态防灾减灾体系,初步建成“山、海、路、田、城”林分相连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框架,形成了“海、路、江、城”森林和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的沿海生态防护安全体系,森林覆盖率已达到30%。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