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广东 >> 正文

幸福广东,一定是绿色的

Eedu.org.cn 作者:黄应来    资讯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3
  本月上旬,广东省林业局发布的《2011年广东林业生态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0年,全省森林面积增至1.4967亿亩,森林覆盖率达57%,活立木蓄积量达4.39亿立方米,全省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8818.58亿元,森林生态效益逐渐显现,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提高。

  “森林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带来的幸福感是无可替代的!”广东省林业局局长张育文日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指出,倡导绿色生活、低碳发展,以及建设幸福广东,均是广东“十二五”大发展中的主旋律。其中,林业作为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体,作为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产业,其意义不言而喻。

  打造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省

  力争到2015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57亿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51亿立方米,覆盖率达到58%。

  南方日报: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十分重视林业生态建设和生态保护,广东林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林业“十二五”规划也已经出炉,未来5年,将面临哪些战略任务和目标?

  张育文:“十一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广东林业发展史上成就辉煌的5年。5年间全省森林面积由1.44亿亩增至1.49亿亩,森林蓄积量由3.65亿立方米增至4.3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55.5%增至57%,林业年产值由530亿元增至2802.16亿元,全省森林生态效益总值达8818.58亿元。在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发展道路上已迈开了坚实的步伐,为建设幸福广东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十二五”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和广东省委、省政府更加高度重视林业,赋予林业新的定位和使命。广东林业不仅肩负着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乡、推进生态文明的历史重任,还需承担发展绿色经济、应对气候变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担,这对广东林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强化森林碳汇功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提升林业产业水平、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将是“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广东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的战略任务。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造就了广东林业的重要地位和特色。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合理规划我省现代林业区域发展布局,实施“中强、北优、东增、西用”发展战略:一是建设珠三角现代林业强区。以“重协调、促和谐、强产业”为理念,把中部地区建成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区、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先行区、林业综合改革的试验区。二是建设粤北现代林业优化区。以“重优化、保生态、显优势”为理念,把粤北地区建成我省生态型可持续发展林业新经济区、环珠三角绿色产业带、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家园、全国山区林业科学发展新模式试验区。三是打造潮汕特色文化林业示范区。以“重扩绿、增资源、活产业”为理念,建设粤东现代林业增效区。四是建设粤西现代林业惠民区。以“重经营、惠民生、增效益”为理念,建立粤西重点工业原料林和珍贵用材林基地、全国闻名的热带水果种植及加工基地,打造现代林业特色示范区。

  力争到2015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57亿亩,森林蓄积量达到5.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58%,林业总产值达到3500亿元,森林资源综合效益总值达到17600亿元,建立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基本建成林业生态省,打造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省,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先行试验示范区。

  建设幸福广东,林业大有作为

  幸福生活首先来自美好的生态环境,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创造都离不开林业的贡献。

  南方日报:广东“十二五”规划纲要日前已经公布,从规划来看,接下来广东的发展会更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民生工程,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怎么看待林业在其中的作用?

  张育文:幸福广东应该是生态美好的广东,所以说幸福的广东一定是绿色的广东。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在幸福广东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让林业为生态服务,为经济服务,为社会服务,从而为幸福广东创造出更好的服务条件。只有生态发展了,才能使我们的环境更好,生活更有质量,社会更加和谐。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强省建设的战略机遇期。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作为广东“十二五”发展的核心。林业作为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主体,作为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的战略性产业,在建设幸福广东中承担着愈加重要的责任。

  南方日报:建设幸福广东,牵涉到经济、社会、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林业是怎样在其中体现出它的作用与意义的,也就是说,林业将从哪些方面入手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张育文:“建设幸福广东”不是说空话就能实现的,需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落实,尤其是林业部门承担着打造宜居环境,改善山区民生,实现绿化、美化、生态化的重任。今后,我们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凸显林业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强林惠民中的作用。

  我想,幸福生活首先来自美好的环境,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创造离不开林业的贡献。为此,“十二五”期间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建设全国最好的林相。从追求量开始注重林业质和量的提升,突出林分改造和珍贵树种培育。从今年开始,我省将整合实施十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森林碳汇重点项目,通过开展植树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每年建设高标准碳汇工程林100万亩,用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建成全省20多条森林生态景观带,建设全国最好的林相。

  另一方面,人们幸福感的增强离不开收入的提高,也就是物质生活的改善。当前广东正在轰轰烈烈展开的集体林权改革,关系到4300多万农民的切身利益,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省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刻的一次重大变革。林改的主要原则就是要确保林农得实惠。目前,全省各地正围绕确保确权到位,确保发放林权证、股权证到户,确保70%以上的集体统一经营收益发放到人,确保山林纠纷有效调处化解等重点,进一步查缺补漏,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

  事实表明,林改不仅提高了林农收入,而且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林农自觉承包林地造林、依托森林资源兴办农家乐,育林护林、靠山吃山的理念进一步显现。据统计,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来自林业的年收入达到1324元,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23.9%。

  森林碳汇将成减排生力军

  “十二五”期间,广东将新增森林900万亩,营造碳汇林300万亩以上。

  南方日报:广东去年成为国家低碳省试点,低碳发展获得新契机。但作为工业大省,广东的减排任务仍十分严峻。森林碳汇是一种很有效可行的减排手段,这一块有何目标?

  张育文:国际上好的经验是,一手抓工业减排,一手抓间接减排。比如日本,根据《京都议定书》,日本2008-2012年要减排6%,其中3.9%是靠森林减排,也叫森林抵排。广东要推动低碳发展,两手都要抓,一手抓“三废”处理、工业减排,这是约束性减排;一手抓间接减排,这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工业减排需要花费大量的投资,而森林减排只要花少量的投资,就可发挥巨大的效益。科学研究表明: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的蓄积量,平均能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

  所以培育森林资源,增加森林碳汇,成为节能减排的重要方面和生力军,也是我们制定“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十二五”期间,我们要新增森林900万亩,其中碳汇造林300万亩以上。通过森林间接减排来应对气候变化,有效地实现低碳发展,为我们的低碳示范省建设作出贡献。

  另外,今年3月4日,国家林业局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署合作建设广东现代林业强省的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广东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十大林业支柱产业,加强森林抚育经营,增强森林碳汇能力和林业综合效能,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的示范省、林业产业发展的主力省、科学发展现代林业的先行试验示范区。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