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种增加到21种 深圳新增18种本土古植物
深圳第一花———本内苏铁花化石。(受访者段维供图)
深圳本土的古植物从3种增加到了21种。昨日,曾发现“深圳第一花”的段维向记者透露,其又新发现了18种深圳本土的古植物。
在深圳地质文献中有记载的古植物仅有枝脉蕨、似木贼、新芦木3种,而段维告诉记者,经过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联合研究,对自己近年来在梧桐山、大鹏湾等地收集到的化石进行分类后发现,这些化石中包含了多达21种古植物的化石,其中包括本内苏铁花、松柏、坚叶杉、楔鳞杉、费尔干杉、木贼关节盘。
这些化石都是段维近两三年发现的,由于之前一直在对“深圳第一花”进行研究和求证,并未对其他化石进行分类。去年10月22日,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吴向午研究员和杨小菊博士专门到深圳来鉴定“深圳第一花”,并同时对其他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是当时并未对其他古植物化石进行统计。目前,深圳市博物馆和科技馆希望将这些化石接收过去进行展出,段维根据当时的专家手稿和研究纪要对化石进行了仔细分类,共发现21种古植物。段维透露,应深圳市博物馆之邀,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开具的研究鉴定书正在寄往深圳途中。
段维称,由于深圳几乎没有地质研究方面的机构和专家,这些古植物化石之前一直没有被记载,也就一直默默躺在梧桐山里。
此前,段维发现的本内苏铁花得到国内最权威的古生物研究机构———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的确认,这朵花不仅是中国境内现存最早的花化石,比此前在辽宁发现的1.2亿岁的“迪拉丽花”还要早近亿年,而且也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花化石。由于花的娇嫩和花期限制,保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树叶、树干的化石,目前全世界保留下来的花化石仅有10块。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深圳要率先建设生态文明 深圳示范绿道昨日开建 专家称深圳极端天气今年或频发 全球变暖是主因 深圳先行建设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 深圳再生水利用率达11% 深圳将设华南首座自然博物馆 丰富深圳标本收藏 国际节能减排论坛在深圳举行 深圳为本土海洋物种盖海底安居房 深圳有条件建设低碳示范城市 深圳:城市律韵在绿色中舒卷绽放 深圳《绿色建筑评价规范》正式公布 环评“一票否决权”应作为制度执行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