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北 >> 正文

环境同治最为优先

共创武汉城市圈
Eedu.org.cn 作者:李飞    资讯来源:中国环境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3-2
  编者按: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进行试验,目的就是要为全国建设“两型社会”提供示范,探索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但是武汉城市圈试验区应怎么建、建成什么样,对此,武汉城市圈没有可参照的样本来借鉴,需要武汉城市圈所属9城市自己去摸索、去实践,更需要9城市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今年,湖北省将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放在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上,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若干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工作寻求突破的决心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清楚地看到武汉城市圈将怎样建设和发展。
  

  打造“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武汉城市圈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记者近日从湖北省环保局获悉,今年湖北省环保工作的一大重点,就是全力支持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其中,统筹武汉城市圈内的环保工作和推进环保深度合作将成为亮点。
  九城携手“环境同治”
  2007年以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北省直各部门和9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武汉城市圈“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武汉市的龙头和辐射作用,在环境、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帮助,并增强9城市在产业、金融、交通等方面的关联度,通过探索环保新道路,构筑生态安全格局,进行环境科学的生态定位等方式,力求形成谋求区域协调多赢的局面。
  两年来,9市把“环境同治”摆在了最为优先的位置。同时,进一步加大了优化产业布局的力度,确保合理分工、各有侧重、相互协作、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并且做到区域空间布局合理,主体功能科学,无论是在生产力布局上还是在资源环境的配置上,都做到了相互支撑、相互依托、相互促进。
  推进环保深度合作
  2008年7月,武汉城市圈9座城市的环保局长在武汉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群。会上,9市确认环保联席会每年举办两次,将重点推进环保深度协作:
  ——统一编制城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优化城市圈产业布局。2012年,9城市初步达到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级生态城市(群);
  ——统一制定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实现流域共保、上下游共治。建立污染源监控、环境质量监测、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三位一体”的区域环境安全保障系统;
  ——共建、共享污染处理处置设施。建立健全环境与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支持节能减排的政策体系,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合理布局整体产业结构,引导产业城市间转移,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城市圈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建设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推行企业违法排污公开道歉、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等制度,并建立环境奖励基金,鼓励群众举报。
  据悉,2013年~2020年作为全面推进和完善提高的阶段,武汉城市圈所有城市将达到全国生态市要求,建成生态城市群,为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有力支撑。
  启动三年行动计划
  2009年1月,武汉城市圈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行动计划出炉。据悉,这一行动计划涉及到20个改革专项的38项内容。2008年~2010年,城市圈内主要改革试验集中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财税金融、对内对外开放和行政管理等九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38项试验的主要内容中有6项与环境保护领域相关。这些内容包括推进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示范工程、汉江流域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改革试点、环境监督管理体制改革、水环境保护改革试点、污染物排放权交易改革试点、推进清洁生产试点。
  推进“碧水工程”建设
  武汉城市圈水域面积广阔,水资源丰富,但是污染问题突出。针对这个特点,湖北省政府提出要实施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主要包括汉江中下游流域水污染防治、武昌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小流域综合治理、重点湖泊环境整治与生态修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城市内河和内湖水环境综合整治等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确保武汉城市圈到2020年水环境质量得到全面改善,水生态得到全面修复。
  目前,湖北省政府正在积极与环境保护部协商,力争将武汉城市圈“碧水工程”增补为国家水污染防治重点,并纳入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
  强化农村环境保护
  到2012年,武汉城市圈将完成200个生态农业示范项目,建成“清水养殖”基地10万亩,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治理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100个,创建100个环境优美乡镇和600个生态村。这是最近全省环保局长会议提出的武汉城市圈农村环保新思路。
  湖北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4项工程,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模式,推进城市圈农村环境保护。即“两减工程”,农药和化肥减量化工程,圈内60%的农田生产区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化肥施用强度每亩年均削减1公斤以上;“两清工程”,实行“清洁种植”和“清水养殖”,主要包括水产生态化养殖模式推广应用、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等,优先在仙洪(仙桃和洪湖)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梁子湖等区域开展“清水养殖”示范;“两治工程”,村庄环境质量综合整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两创工程”,创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采用“以奖代补”、“以奖促治”等措施,鼓励广大农民投资、投劳,调动各方面创建工作的积极性,切实通过创建改善农村环境面貌。
  全面提升环境监管能力
  今年初,湖北省政府斥资4000万元采购了84辆监测车、847台监测仪器、3艘监测艇。1月20日,湖北省环保局在武汉举行仪式,将上述装备分发给全省82个县(区)级环境监测站,这些设备将大幅提升当地的环境监测能力。
  据介绍,这些仪器中包括“便携式红外烟尘烟气测试仪”。这种测试仪过去在湖北省环保部门中仅有1台,现在,武汉市等16个市(州)的环境监测站各领到了1台。今后,检测人员可以背着这种设备爬上各类工厂的烟囱,仅用几秒钟即可查出烟尘中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是否超标。
  据悉,湖北省环保工作起步较晚,能力建设欠账较多,难以满足环境监管和监督性监测的需要。一些县级环保部门不能监测水体中的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等,国家规定的地表水必测的29项数据只能测10多项。此次配置监测设备,将提升县级监测站监测执法的科学性。这也是湖北省20多年来第一次全面升级县级监测站的硬件设施。
  湖北省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武汉城市圈要率先成为中部地区首个具有现代化水平和标准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环境执法监督体系的区域。通过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环境执法监督能力建设、建设环境监控信息共享平台,不断提升整个城市圈环境监督管理水平。
  (编者注:武汉城市圈是指以武汉为圆心,与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个城市构成的“1+8”区域经济联合体。2007年12月,国家正式批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