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北 >> 正文

南方旱情继续发展 湖北多个湖泊大幅萎缩

Eedu.org.cn 作者:郝同前    资讯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4

  湖北省孝昌县一处干涸池塘底部的河蚌壳(5月3日摄)。由于近5个月持续少雨,湖北省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目前已有接近千万亩农田受旱,黄冈、十堰、随州、襄阳等市的15万人缺少饮水。去冬今春,湖北省北部和南部降雨量分别在100毫米、200毫米以下,与历史同期相比,少一半以上。再加上近段时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致使土壤失墒加快。由于本轮旱情时间长、范围广,由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等地蔓延到鄂东、鄂南和江汉平原中南部,而且干旱影响在加深、扩大,已经严重影响粮棉主产区的生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新华网北京5月3日电 今年以来,中国南方部分地区降雨持续偏少,湖北、江西等地旱情继续发展,导致部分民众饮水出现困难。湖北多个湖泊大幅萎缩,其中洞庭湖水体面积为10年来最少。

  有“千湖之省”美誉的湖北省由于降雨严重偏少,大江大河来水持续偏枯,湖泊面积急剧缩小,用水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截至3日,湖北省58个县市降雨量创出历史新低。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专家评价此次湖北大旱已经达到“极端气候”标准。

  监测显示,湖北鄂西北半年降雨量在100毫米以内,北部地区降雨量150毫米以内,较历史同期少一半以上。特别是鄂西北、鄂东北累计雨量只有20毫米,同比少八成。

  5月3日,湖北省孝昌县小河镇余家湾的村民在领取饮水。该村500余名村民现在饮用水每天都靠消防车运送。由于近5个月持续少雨,湖北省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目前已有接近千万亩农田受旱,黄冈、十堰、随州、襄阳等市的15万人缺少饮水。去冬今春,湖北省北部和南部降雨量分别在100毫米、200毫米以下,与历史同期相比,少一半以上。再加上近段时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致使土壤失墒加快。由于本轮旱情时间长、范围广,由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等地蔓延到鄂东、鄂南和江汉平原中南部,而且干旱影响在加深、扩大,已经严重影响粮棉主产区的生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卫星最新遥感监测显示,4月长江中游水库、湖泊水体大幅减少。洞庭湖水体面积为456.18平方公里,为10年来最少。丹江口水库为320.03平方公里,逼近历史最少。洪湖、梁子湖、斧头湖等比历史同期少20%。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披露,今年以来江西降水异常偏少,近4个月来全省平均降雨量253毫米,为同期多年均值的46%,为历史最低。

  记者沿着赣江下游调查看到,一些农田发白变硬,无法翻耕播种;已经直播稻种的农田,也出现两个手指的裂缝;一些发芽了的稻种干枯,散落在缺水的农田上。

  记者从安徽省防汛抗旱办公室了解到,安徽省今年前4个月降雨量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最少,比常年同期偏少六成,截至4月底全省受旱面积2300万亩。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河南省小麦受旱面积已达1617万亩。4月份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10.8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偏少五成以上,加上气温偏高,土壤失墒加快,正处在抽穗扬花期的小麦再次遭遇严重旱情。

  湖北省孝昌县花西乡幸光村二组的黄胜华家里的油菜由于干旱几乎绝收(5月3日摄)。由于近5个月持续少雨,湖北省遭遇严重的冬春连旱,目前已有接近千万亩农田受旱,黄冈、十堰、随州、襄阳等市的15万人缺少饮水。去冬今春,湖北省北部和南部降雨量分别在100毫米、200毫米以下,与历史同期相比,少一半以上。再加上近段时间湖北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致使土壤失墒加快。由于本轮旱情时间长、范围广,由鄂西北、江汉平原北部、鄂东北等地蔓延到鄂东、鄂南和江汉平原中南部,而且干旱影响在加深、扩大,已经严重影响粮棉主产区的生产,抗旱形势十分严峻。新华社记者 郝同前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