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湖公园湿地蛙鸣大合唱
本报讯(见习记者杨升 通讯员赵旋 赵琴)阔别已久的蛙鸣声重回城市中心!昨日在我市最大的城中湖湿地公园——沙湖公园,市民侧耳倾听池塘里阵阵蛙鸣,倍感亲切。
昨日中午,漫步在沙湖公园琴园,一处芦苇池塘中,“呱呱——呱呱——”声此起彼伏,彼此呼应,汇成一片蛙鸣大合唱。一旁路过的市民只闻其声,未见其踪,大家也都非常安静,不去打扰。工作人员介绍,该湿地水体较浅,最深处不足2米,这群“捉虫高手”藏匿在密布芦苇的湿地中,游泳觅食。
沙湖公园园林科负责人凃才荣介绍,这片湿地为特意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栽植了不计其数的芦苇,芦苇可以净化湿地水质,吸引鸟类、青蛙、虫子等动物。“去年沙湖公园也有蛙叫声,今年来沙湖公园定居、繁殖的青蛙更多,所以合唱声更响亮。”
据悉,在沙湖公园琴园十景之一的泉亭松韵还有一处蛙鸣地,大片蛙叫声从中传来。
市民李小姐说,偶然到公园玩,听到阵阵青蛙叫声,顿觉无比兴奋,似乎找回了久违的感觉。“这还是我三岁的小孩第一次听到真实的青蛙叫声呢……”
沙湖公园管理处负责人说,公园历经4年建设,投资近10亿元,去年开放。大量蛙声出现,受益于公园建设的生态理念,有意识营造湿地环境,供动植物有机生长。而且,受益于沙湖与东湖的连通,沙湖水质提升,青蛙等水生动物自去年起不请自来,“乔迁”至沙湖,进而上岸钻进芦苇湿地。
据介绍,䴙䴘、灰喜鹊、野鸭、鹭鸶等喜好水陆环境的水生动物都飞到沙湖公园定居。
释疑>>>春季为何有蛙鸣
青蛙平时栖息在稻田、池塘、水沟或河流沿岸的草丛中,有时也潜伏在水里,一般是夜晚捕食,习惯在夏季早晚鸣叫。为何春季在沙湖公园的午时会出现蛙鸣?专家分析,近日气候回暖迅速,致使冬眠的小青蛙提前苏醒(一般是在清明前后苏醒),又因3月的绵绵春雨,使水体滋生了大量蚊虫,为青蛙提供了足够的食物,导致蛙声提前到来。 (见习记者杨升)

责任编辑:ahaoxie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