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峰林形成始于50万年前 弥补地貌研究空白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地貌类型多样,以“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而闻名于世。其砂岩峰林地貌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保存了一套完善的砂岩峰林形成模式,具有很好的科学研究和地质美学欣赏价值,一直是地貌学家、地质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尽管科学家们此前已经知道,张家界峰林是以3亿多年前形成的泥盆纪砂岩为原料进行“雕刻”的,但“雕刻”从何时开始,一直是科学家们难以解答的问题。
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地质论评》最近刊出了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教授、杨桂芳副教授、张绪教副教授为首的项目组的研究成果(研究生平亚敏为第一作者)。结果表明,张家界砂岩峰林的“雕刻”始于中更新世(距今50~70万年),即在这一时间,索溪开始下切砂岩的顶面,此后越切越深,形成了今日之峰林地貌。
据了解,地貌可以分为剥蚀地貌(如张家界峰林、云南石林、克什克腾青山山顶的壶穴等)和堆积地貌(如溶洞中的钟乳石等)。前者开始形成的年代,由于缺少测年对象,很难确定。
本项研究表明,剥蚀地貌的年代可以通过寻求其与堆积地貌之间的相关性来确定。田明中等认为,虽然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形成年代很难确定,但河流阶地、岩溶洞穴、砂岩峰林这些不同类型层状地貌是在统一的造貌作用下形成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通过这些不同层状地貌上沉积物的直接测年并进行区域综合对比,进而获得砂岩峰林地貌的形成时代。
项目组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地貌综合考察和地层剖面实测,并在室内利用热释光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现代测年技术,测得了张家界地区河流阶地和溶洞的年代。
该研究首次确定了张家界砂岩地貌形成的精确时代,弥补了张家界地貌研究上的空白,其成果对于提升张家界砂岩峰林地貌的科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为其他剥蚀地貌的年代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式。
责任编辑:ahaoxie
>> 相关资讯:欧航局卫星图像显示大地震显著改变日本地貌 八省市首次同步护鱼 2000尾娃娃鱼放流张家界 九寨沟-张家界明日开通直航 张家界森林保护节3月开幕 森林保护为主题 圆明园灌木被大面积砍伐 管理处称为清理垃圾 ![]() |
![]() |
您的评论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绿色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