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各地要览 >> 中南 >> 湖南 >> 正文

湖南保护母亲河治水与文化并行

Eedu.org.cn 作者:罗哲夫    资讯来源:新浪教育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2

  水是生命之源。湖南虽然是一个水资源丰富的省份,人均占有水2500立方米,但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水质型缺水等问题仍然突出。湖南保护母亲河行动是一次让社会各界审视的契机,即采取措施珍惜水资源、杜绝污染和浪费,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对于湘江治水,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务院日前已经正式批复的《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水污染的积年弊病在可预见的未来有了大面积改观的可能。

  城市的江河湖泊是人与自然最为亲近的部分,是城市肌体中不可替代的“肾脏”与“呼吸机”。长沙年嘉湖、岳阳南湖、常德柳叶湖等在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延续城市文脉、改善城市景观、营造绿色人居环境、提高城市品位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和影响。做好水文章,河流治理是首当其中的关键,只有流水不再浑浊,整个环河流生态环境才有了焕然一新的支撑。但是河流治理还不能忽略了周边沿岸的环境。沿江风光带的清洁秀丽也同样展示了一座城市的环保理念和治水品味。

  不仅如此,周强书记提出的打造“东方莱茵河”理念中还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让湘江成为一支流淌文化的河流,成为一支流淌哲学的河流,也成为一支哺育新时期新的历史条件下湖湘人才群的河流。”湘江是流淌文化的,“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湘江呈弯月状由西南向北奋涌奔腾,周敦颐婉转地道出了理学的宗主原是濂溪一脉。湘江是哲学的,85年前的寒秋,一代伟人伫立在湘江橘子洲头,看“百舸让流,鹰击长空,万类霜天竞自正在”,他触摸到了湘江的灵魂,抒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掷地的诘问。从湘江走出的人才俊杰不计其数,三皇五帝中有三位喝过湘江水,听过湘江的涛声,体会过湘江的温存与豪烈,赋与了湘江最初的光彩;宋代哲学大家墨朱熹和张拭乘船横渡湘江,温情的江水使他们很快地密切,昼夜下洞庭的涛声和岳麓书院的琅琅书声糅合正在一起,古代学女们看江水飘荡发乡,树立闯荡天涯的宏伟志向;亦有怀素在绿庵草堂以湘水研墨,放开芭蕉叶狂放地草书,使江水奔腾的情韵至今都荡漾于中外学人书法的海洋。

  浙江杭州的西湖、江苏南京的秦淮河各以其独特的历史人文背景令人神往。湘江作为湖南的母亲河,流淌着湖南人热血青春与才智的生命之河,孕育了古今中外无数英才先贤的文化之河,为什么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品牌呢?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仅是物质的富足,更是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启迪,人们追随的不仅是河流清丽的容颜,更有河流吐纳的文化气质。当年,诗人屈原行走湘江,在湘江支流汨罗江里写下了人生最初的诗句“路曼曼其修近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湖南保护母亲河任重而道远,治水和文化并行。(作者 罗哲夫)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