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能源价格机制 早改革成本低

Eedu.org.cn 作者:陈其珏    资讯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16
    过去三年中,国内的成品油价格一直在努力追赶国际油价,但每次总在试图接近后又被后者加速甩开。从今年年初到7月份,国际原油期货结算价格整整上涨了近50%,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却仅在6月份上调一次,幅度也不过20%,这使得国内外油价倒挂一度高达3000元/吨。四个月后,国际油价从147美元高位被打回60美元“原型”,但国内油价仍不为所动,以致两者间又拉开将近1000元的价差,所不同者只是内外位置互易。

    应该看到,国内油价之所以始终跟不上国际油价的变化节奏,并非后者“太狡猾”,实是定价机制未理顺的结果。由于每次调价均是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国内外形势研究决定,而非遵循既有的规则,这令调价预期常常很不确定,其结果就是每次调价呼声高涨之际也是市场谣言漫天之时。这些谣言既扰乱了正常的供求关系,更给政府决策带来误导。

    归根结底,中国习惯性的“油荒”就是定价滞后的产物。每逢国内外油价严重倒挂,社会上就会有大量油企开始一轮资源囤积。这导致原本就吃紧的市场更加雪上加霜,令“油荒”进一步蔓延。而因调价预期不明确,市场上囤油赌涨的心态始终存在,这使得本可流入市场的资源被人为阻隔在市场以外;相应的,高价黑市油却变得泛滥成灾。

    从经济人的角度出发,油贩囤油与黑市油泛滥均符合经济人理性。因炼油与售油亏损,正规市场上除非国家明令要求保证供应的外,很少有单位会违背经济人理性做亏本生意。于是,市场资源供应出现减少继而供求发生紧张也在情理之中。

    而根据经济学原理:价格是供求状况的反映,如果一种资源供大于求,则其价格因卖方的竞争而降低;相反,如果资源供不应求,则因需方竞争而涨价;最终实现市场出清的均衡状况,社会经济资源配置达到最优。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油荒”时期的成品油真实价格其实已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零售中准价。但由于正规市场价格不能随便动,资源自然向可以获得更大回报的另一个“市场”流动——成品油黑市就此应运而生。

    追根溯源,上述逻辑的症结还在于市场资源是否真的稀缺?如果将奥运后的情况纳入考察范围就可清楚看清这一点:随着国际油价过去几个月内一落千丈,国内在奥运前囤积的油品迅速回吐,使得市场资源在短短两个月后就从“油荒”变成过剩。显然,国内的成品油供应完全可以满足需求,资源只不过在一段时间内被人为隐藏起来了。

    最近,市场上关于下调油价的呼声再度高起,更有消息称政府已准备了三套调价方案。依笔者之见,调价固然必要,却不能仅仅为调价而调价。一次滞后的调价所起的作用仅仅是短期内改善市场供需,却不能根本改变预期不明确的痼疾。只要价格机制不理顺,习惯性“油荒”随时会卷土重来,倒油、炒油、贩黑市油等情也会一一重演。而届时,中国再欲理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成本或许比相对低油价的今天高得多。(陈其珏)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