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能源 >> 正文

丹麦发展可再生能源 续写“绿色童话”

Eedu.org.cn 作者:佚名    资讯来源:环球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6

  显著降低能耗之后,松德堡地区将会影响到欧洲政界。政府将降低在欧盟国家调节能源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配额,由此导致碳配额价格上调,从而使人们更倾向于进行能源优化并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非继续使用化石燃料。

  松德堡能源学院项目助理:零碳路线图背后的专家们将供热转型作为2015年前工作的重点。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地区内热力公司和政府之间强有力的伙伴关系:建立一个传输管线,以连接地区内现有的全部集中供热管网;沿传输管线建立新的区域供热管网;城市地区内目前使用天然气或油炉取暖的建筑,其中50%应在2015年之前改用集中供热。

  零碳项目的愿景目标是,区内企业在2015年前降低能耗5%,与此同时开始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

  零碳项目公司马兰:松德堡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着眼于文化、新兴绿色产业和绿色城市建设。近年来已经成为以关注能效、集中供热以及光伏和氢气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为重心的新绿色产业园区。其中,“精益能源集群”与南丹麦大学和包括丹佛斯公司在内的众多当地企业联手,已成为丹麦新型绿色解决方案的主导驱动力。

  自2007年启动零碳项目以来,松德堡地区的碳排放减少了18%,具体的实施项目还带来近千个新的绿色就业机会。2012年初的一项外部审计结果显示,零碳项目2015年减排25%的目标有望实现。

  目前地区内企业和居民住宅用于采暖的天然气需求,将被城市地区的绿色集中供热,以及乡村地区热泵的普及逐步取代。绿色集中供热将以地热、太阳能热、生物质能及风能为热源,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

  根据估计,丹麦在2050年所需能源总量的70%以上将以电能形式用于电动车辆和乡村地区的热泵使用。这将给当前电网和能源利用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对需求管理、区别税制以及新能源的存储应用等领域智能解决方案的需求应运而生。

  萨姆苏构建生态能源岛

  《环球财经》:1997年,丹麦首相想寻找一个完全零碳的示范区域,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在萨姆苏岛(Samso)都找得到,于是仅有4000名居民的萨姆苏开始尝试构建生态能源岛。很多年过去,萨姆苏早已实现零碳,能源完全自给自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萨姆苏能源学院助理ANJA:说到萨姆苏“生态能源岛”的构建,就必然要提到索伦·赫尔曼森。他现在是萨姆苏能源学院院长。

  索伦出生于萨姆苏岛上的农家,毕业后在当地一所学校教授自然环境课程。1997年,萨姆苏被丹麦政府确定为生态能源岛试验点后,索伦向岛民大谈“生态能源岛”构建的美妙,不仅对保护岛屿环境有利,还可以让所有参与者从中受益。索伦关于可再生能源开发能成为新的生财之道的说辞,勾起他冒险一试的欲望。于是,他卖掉鲑鱼农场,向银行贷款,投资了350万欧元,获得了一架涡轮风力发电机。

  更多的萨姆苏岛民纷纷效仿索伦的做法,通过购买岛上风力发电机股票来参与“生态能源岛”建设。据最初估算,岛民们为风机投入的成本可能需要10年左右才能收回。但岛上的涡轮风力机转动起来后,每年给投资者带来每股500丹麦克朗左右的收益。显然,可再生能源实验让他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并缩短了成本回收期。

  萨姆苏岛农夫:除了投资构筑风力发电机外,我们还在屋顶搭建太阳能电池板,还建造燃烧秸秆的集中供热厂,并安装热交换器从地下获得热能,以解决岛上的冬季供暖和热水供应。如此,岛上的能源体系便以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以及地热能构成,除了汽车和部分农用机械暂时尚需要消耗一定量的化石燃料外,其他一切供电和取暖都源自可再生能源。

  从2007年始,萨姆苏岛的21架风力涡轮机所发的电,除了供岛上的民众生产生活使用外,每年至少有40%的剩余电力,通过并入电网输送到萨姆苏岛以外的地区。虽然岛上的汽车和农用机械消耗一定量的化石能源,还有少量二氧化碳排放,但与岛上大量输出的绿色能源做平衡后,每位岛上居民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为负3吨。目前,岛上4000多人的用电、取暖,完全由岛上自产的可再生能源来满足。

  萨姆苏能源学院助理:全欧洲30%的电能用热泵,致力于减少能耗。我们曾与上海崇明岛在10年前开始合作,崇明岛的面积是萨姆苏岛的10倍,可以借鉴萨姆苏的做法。

  现在1台风机投资约600万丹麦克朗,只要有利可图,是可以从银行拿到贷款的,也能找到工程师做设计,但最难的是推广这一理念,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以前居民取暖都烧锅炉,后来铁匠都被说服,开始铺设供热管道,让大家加入集中供热。夏天可以使用太阳能,到了10月和第二年3月就烧木屑。建成零碳岛是因为丹麦人相互信任的精神。现在每年夏天都有2万多人到岛上度假。

  加强公私部门合作

  《环球财经》: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到2030年,转向绿色的经济增长机会价值几万亿美元。在这一预期下,世界各国都在探讨和设计加强公共和私有部门的合作机制,推动全球绿色增长。我们可以在其中做些什么?

  中国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我率中国代表团参观了丹麦的海上风电、大型太阳能供热、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气化等项目,还与丹麦前首相拉斯穆森以及丹麦投资贸易部等负责人,进一步探讨了中丹两国在全球绿色增长、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风电并网技术、海上风电和新能源城市等方面的合作方向与合作重点,今后将继续深化两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务实合作。我认为,政府公共部门应与私营领域进行紧密合作,消除在绿色贸易方面的壁垒。

上一页  [1] [2]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