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环境生态网 >> 资讯 >> 资源生态 >> 动植物保护 >> 正文

拯救神农架的大山之魂

Eedu.org.cn 作者:方琳 陈航    资讯来源:楚天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15

神农架,莽莽苍苍的神秘群山,古老孑遗动植物的避难所。它躲过了第四世纪冰川的侵袭,却逃不过人类的侵扰。20多年来,在“砍砍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的号角声中,这片林海源源不断地输出木材,以至美国有媒体预言:神农架将从地球上消失。

2000年3月,伐木之声戛然而止。天然林保护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全面铺开。

5年过去了,神农架的家园还好吗?近日,我们走进了这座神秘的原始森林。

伐木工人:放下砍刀改护林

古树何巍然,盘根不计年。

攀空依日月,拔地壮山川。

这是清朝诗人姚治纪笔下的巍巍神农架。而在数万当地人眼中,古树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唯一来源。当了20年伐木工人的冷太平就是其中一人。

1999年以前,冷太平所在的林队有60多人,每人每年伐木100立方米。吃的洋芋果,烤的疙瘩火,住的牛毛毡、木头房,孩子上学、看病要翻20多里的山路。

2000年,林区全面停伐。冷太平放下砍刀,被安排到红花朵林场巴桃园管理所当护林人。“以前砍树辛苦多了,现在只需巡山、走路,林场还让每个职工养七八只黄羊,统一销售,卖的钱归自己。”

红花朵林场场长吴述明介绍,像冷太平这样的职工现有160多人,除了国家补助外,林场还通过建设高山无公害基地、旅游开发创收,以前每个职工一年收入千余元,如今超万元。

据了解,林区以前有88家木材企业,5000多名伐木工人,天然林停伐后,企业全部关闭,伐木工人变成了“森林警察”,从事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工作———森林管护、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5年来,林区造林40.2万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小森林”。几年前,砧板还是神农架的一大特产,如今在小镇上、乡村旁,要想买到这个特产,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林中山民:走出深山搞旅游

在地球同一纬度地区,只有神农架是唯一一块保存相对完好的原始森林,在这块中纬度的“绿色奇迹”中,住着数万山民。俗话说:靠山吃山。深山中,他们做饭、喝水、取暖,都要烧木头。山民的生活,威胁着森林的未来。

怎么办?搬出深山。

张庭富是从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地区———板仓阴峪河村搬出的一位山民。2003年,他移民到木鱼镇青天袍园艺场,安了新家。

新家距离旧居50多里山地。30多年来,他靠5亩高梁地度日,一年到头,勤扒苦做,收入也不到1000元。当时要他搬家,他打心眼里高兴,可也有点儿没底:这一出去,怎么生活?

当地政府给了6亩茶园,并对他进行技术指导。一边打工,一边种茶,张庭富渐渐度过了不适期。去年,他开了家“生态园饭店”,每周能接待上百名游客。张庭富说,终于过上了顺畅的好日子。

松柏镇新坪村移民小区的陈明生太婆,是从宋洛乡迁来的。政府给她免费划了块地,按人头补助3000元,帮她建起三层小洋楼。平时,种蔬菜、玉米、黄豆,退耕还林,她还得到了20亩林地。记者采访时,她一个劲地说:“好、好”。

像张庭富、陈明生这样的山民,被称为“生态移民”。如今,他们已告别了单纯的“木头生活”,从事旅游、农业等经营活动。林区也从单一的“木头经济”转向“生态经济”。除了旅游业,林区建成茶叶、板栗、中药材基地,进行绿色产品加工等多种经营。在神农架,“靠山吃山”被赋予了另一种生态意义。

昔日猎人:如今研究金丝猴

海拔2300米的大龙潭,据说是黑蛇出没的地方。到了大龙潭,再往前走,就是金丝猴唤引项目研究基地。

金丝猴唤引项目,于今年4月启动,目的是在5—8年内,通过野外固定跟踪观察,使人类与金丝猴和谐共处。

项目研究人员中,有一个名叫杨敬龙的中年汉子,以前的身份是农民兼猎人。平时,他靠种地、养猪,养家糊口,生活困顿时,他就拿起猎枪,进山打点野味。“以前碰到金丝猴,还曾想把它抓回来。”杨敬龙的语气中有些愧意。

8年前,杨敬龙的生活出现了重大转折。因为会爬山,他成为北京农科院一位教授的向导。教授专门研究金丝猴,渐渐地,他也懂得:动物也是森林的主人,不能随意捕杀。唤引基地一成立,他就主动申请加入。

项目组跟踪的金丝猴群,主要在观音洞至板仓一带活动。每天,组员们都得和它们打交道。刚开始见到人,警卫猴就会发出警示,猴群缓慢迁移。经过3个月的相处,如今,这些猴儿看见组员,不仅不吹“警示哨”,有时还会和他们“交战”一番,扔根树枝逗个乐。

每年11月大雪封山时,人们担心鸟儿、猴子等找不着食物,沿路撒苞谷、土豆;受伤的麋鹿(“四不像”)跑到山民家中,会被养上好几年,伤好后回家……

林区副区长卢卫民说,“天保工程”实施后,野生动物保护工程随之跟进。目前,8个乡镇都设立了保护站,全区有10多个野生动物救助站,350多人专职负责。

政府表态:影响生态的项目,再好也不要

森林中的动植物,是神农架的大山之魂。如今,伐木工人、山民,成了拯救大山之魂的主力军。

汽车行驶在陡峭的山路上,随时可见路上趴着狗儿、羊儿、猪儿,无论汽车还是行人,都会主动为其让道。在木鱼、松柏等主要乡镇,沿街走一圈,找不到一家野味店。人和动物,在这里和谐相处。

其实,实施“两保”工程时,一些山民不解:保护四条腿的,我们两条腿的怎么办?当地官员也认为,不可能长期让老百姓填不饱“胃”,去保护大家共有的地球之“肾”。

因此,发展经济显得尤为重要。林区党委书记谭徽在说,不发展,保护就没有物质保证。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一环,“再好的项目,对生态有影响,我们宁可丢掉。”

2003年,林区准备与武汉某公司合作建一座索道,从山脚通往神农顶,预计投资6000多万。林区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认为建索道会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林区采取了专家的意见,忍痛割爱放弃了该项目。

林区区长王海涛说,要用生态的眼光看待神农架。保护绿色神农架,这条长长的路还要摸索着走,坚持走。

小资料

 


    天保工程

即天然林保护工程。湖北天保工程自2000年10月1日起,在神农架等21个县(市、区)正式启动。2004年,这些地区的森林资源消耗量,比1999年减少134.9万立方米,下降52.3%;商品材料也由1999年的35.3万立方米调减为5.6万立方米,下降84.1%。

神农架的生态价值

目前地球上同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动植物基因库,是秦巴山脉东端的华中地区的最高峰,是长江三峡库区内的第一道绿色屏障,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重地。

数字变化

森林覆盖率由73%上升到88%;

金丝猴数量由600多只增加到1000多只;

林区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3.2%,河流泥沙流出量下降70%;

10%的林区住户改灶节柴,或用沼气池,每户每年节约25万公斤柴。



  • 上一篇资讯:
  •  
  • 下一篇资讯: 没有了
  • 责任编辑:ahaoxie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您的评论
    姓 名: * Oicq:
    性 别: Msn:
    E-mail: Icq:
    主 页: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
  • 请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评论 。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
  •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 内容搜索

    推荐文章

    广告资讯

    绿色生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